和关羽有关的文学艺术作品不计其数,有关他的民间传说也是车载斗量。“武圣人”、“关帝”等称呼早已家喻户晓,很多现代人都十分欣赏关二爷那神威凛凛的形象,神往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斩颜良诛、文丑的英雄事迹,但是对于关羽其人却仍存在颇多疑问。最常见的疑问便是关羽明明是武圣人,为何在很多场合下被当做财神爷供奉?
很多现代人都十分欣赏关二爷那神威凛凛的形象,神往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斩颜良诛、文丑的英雄事迹,但是对于关羽其人却仍存在颇多疑问。最常见的疑问便是关羽明明是武圣人,为何在很多场合下被当做财神爷供奉?
其实,关羽迈向神坛的脚步并不顺利。关将军在兵败麦城被杀后,由蜀汉朝廷曾给的谥号叫“壮谬”,按照《谥法解》的解释,这可不是个好称呼,中国古代历来都认为死者为大,谥号也一般较其生平多所谥美,因此公然用“谬”这个字眼已经很严重了。可见,在关羽死后,蜀汉集团中很多人对他并不满意。
关羽真正成神,且同钱财沾上边的时代在宋代:话说宋真宗在位时的某一年,解州地方官员突然奏报,解池自去年以来水少盐咸,发生灾变,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盐税收入,当地说法是盐池遭遇了邪神蚩尤作祟。皇帝在没盐吃的情况下,不得已请龙虎山张天师解救,天师召来解州本土大将军关羽,关公大战蚩尤,这才使盐池得以修复。当地人为此还诌了一段《关云长打破蚩尤》的剧本,绘声绘色地勾画出关羽神迹:“未几,一美髯公武人现于空中……霹雳震地……五日,盐池水如故。”据说这个近乎于胡诌八扯的故事竟然大行其道,结果促使关公有了另外一个形象,即为油光粉面,和和气气却手提大刀的财神爷。
民间版本则认为,江湖上三教九流,民团帮派拜关公,总不会永远祈祷二爷保佑自己今天多打一仗,明天再多杀一人,而是祈求其保佑自己的组织能完成目标,而人类的很多目标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那么,关羽用大刀来保护你发财,佛挡杀佛,魔挡杀魔,比之正统财神赵公明更有力度,你赵公明顶多是个慈善机构,人家关二爷是保安公司外挂慈善机构,力度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后来为了不让赵公明下岗,只好在财神岗位上新增了一个编制,从此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
有趣的是,把以上两个演绎版本拿到今天来看,仍然具有营销学和社会学上的意义,官方的演绎版本说明了编故事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有多么惊人,当一段故事能够借用公众心目中的已知形象,或者和既存观念搭上车,加以演绎,人们便很容易被引入故事情境,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所以,现在最厉害的谣言就是可以搭乘人们头脑里已知观念的谣言,它会引发人们的非理性类推,而最厉害的营销就是利用人们的已知信息,或者传统观念来演绎故事,并映射产品,例如广告中融入历史故事和地域文化,都是事半功倍的手段。
而民间演绎版本则更凝练地体现人类奋斗的本质是最求利益最大化,制度、法律、道德是围绕这一主题构建的可行性行为规范和思想体系,虽然放弃求利一心奉献是可贵的,古今中外也有许多这样的英雄,但从整体上看,人类最求便捷、幸福和富有的脚步永远无法停止,无论什么样的武圣,人们最终都会祈求他保佑自己发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