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孩子上课不爱举手回答问题
上学期,兔子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有两次在"学校表现"一栏上写着:该生在校学习态度积极,上课注意力集中,举手回答问题方面表现还不够主动。
我开始着急了,好几次放学回家,我就急着问兔子:“你今天在学校举手了吗?”
有时也会问:“你同桌王晓明,他今天举手回答问题了吗?”
那些急吼吼表现的孩子就一定会回答吗?有的孩子特别爱举手,可并没有完全搞懂问题背后本质的东西,只是为了在公众面前“闪亮”而已。
后来兔子说:“有时候老师提问有些简单,我就懒得回答了。”
孩子在台下专心思考不好吗?总比那些坐不住,静不下来,急于表现自己的孩子好多啦,安静的兔子,数学考试每次差不多96分左右。
咱小时候有没有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对咱们现在生活有影响吗?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呀。
过于强化这个问题,孩子在举手回答问题方面,反而容易产生心理阴影,更不敢表现了。
兔子班上58人,即使举手,老师也不可能每次都点你,积极举手几次,老师没发现,也许孩子产生了挫败感,不太想举手了。
我多少有想让孩子在公众面前“闪亮”的心理,可这样的孩子,将来要是没有聚光灯,很容易变得焦虑、挫败感强、找不到自我,孩子能安下心来做一件事情多好。
我小学一年级也没有“闪亮‘’过啊。孩子安静坐在下面,想问题反而更深入,没什么不好。
02
孩子对自己学习要求低,抗挫折能力差
咱们对孩子要求高,他对自己反而没有要求了,他很担心自己实现不了,甚者会故意做差给你看:我就是这个不好的样子,爸妈,您别再对我有要求啦。记得研究孩子学习动力的王金海博士说:“你越阻止孩子打游戏,他越想打游戏,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好奇心。”
我也有这种心理,有时候兔子爸说的对,可唠叨多遍,我更想反着来,他会说:“厨房的油烟一定要弄彻底点,否则过几天不好弄了。”哈哈,我偏拖一两天再搞。
人潜意识天生就是爱听自己的,即使家长说的再对,我事事听你的,会觉得多不舒服呀。我找不到自己了呀,我渴望做自由自在的自己。
我们会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家长尊重孩子,很少对孩子提太多具体要求,沟通比较平等、民主的,孩子反而对自己更有要求。
经常听兔子同学家长说:“我家孩子一点学习上进心都没有,你不要他写作业,他不会主动写。’’
生活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围着转的孩子,有几个孩子对自己有要求?生活上的事情几乎没有任何要求,什么都是家人包办,没有形成责任感,学习上同样不会凭空突然产生责任感,因为他习惯凡事不需要负责任,就立刻有人兜底。
6—12岁,孩子的事情需要让他积极参与处理。可很多孩子在家里叫一下,什么事情就可以得到解决,“奶奶,我鞋子穿不好,你能帮我吗?”奶奶急忙过来了。
品质不是一个单独培养的“点”,学习和生活不是孤立的。我们很少让孩子参与家务、社交等实际事务,孩子自然不自信,并不清楚自己有没有能力处理问题。
孩子在校遇到同学没带雨伞,立马跑过去:“我们来一起打伞吧。”从小爱帮助同学的孩子,一般做事都很有责任心,会受到同学的好评和正能量回馈。越是帮助别人,就越会处理各类问题,会越来越自信,并不吃亏。
孩子参与的家务、社交等实际事务越多,自信心会不断提升,抗挫折能力也就越来越强。
03
孩子情绪波动大,容易生气、发怒。
在孩子心里,什么样的父母是好父母?不是宝马车,不是耐克鞋,是乐于倾听孩子心声、帮助孩子疗伤的父母。
你的态度很重要,你是来帮助孩子的,不是来挑剔他的。一次,老师来电:“张华妈妈,体育课上,你孩子无故打同学,你好好教育下他。”张妈妈气着问:“你在学校怎么又打人了?”张华说:“马小龙在学校踩得我脚好疼,所以……”妈妈这样劈头盖脸直接问,得到的一定是假话。
父母正确的态度或许是,我是来帮助你的,不是来审问你的,不要害怕,我一定会为你保密的。
“小华,你今天遇到什么麻烦了,可以告诉妈妈吗?不管遇到什么麻烦,妈妈都是和你在一起的,妈妈也会为你保密的。”“妈妈,班级竞选小队长,马小龙拉选票,居然比我多一票,我气死了,体育课上,故意趁他不注意,狠狠地踩了他一脚,然后就打起来了。”
孩子讲假话,是家长的原因,沟通不是动不动批判孩子,更不能吓着孩子,“无论遇到什么事情,爸妈都会和你在一起,需要我们帮助时,我们会在一旁协助你哦。’’
当孩子做错事时,我也经常会跟着犯一个大错:“这几个字这么简单,考试的时候怎么又写错了?没有上进心才出错的,下次回来要报多听写,再不能只顾着瞎玩。”通常父母习惯性的模式是:你哪里做的不好,你为什么没有做好,你应该怎么做。
人的问题说到底是情绪的问题。理解孩子的负面情绪,亲子沟通更高效。孩子说:“我要买把机关枪,把学校老师都毙了。”妈妈说:“你在学校肯定表现不好,像你这种人,老师不喜欢你,我也不喜欢你。’’这时,父母再说什么话,孩子估计一句也听不进。
可妈妈要是这样说:“宝贝,你今天不开心了才说这话的是吧?你心里一定很愤怒才这样说是吧?”孩子会说:“我气死了,老师又罚我抄五遍作业。”妈妈心平气和地说:“抄五遍确实很辛苦,换成妈妈也会觉得好累。宝贝,老师让你抄五遍好像也是有点道理的哦,你看,现在你写的又快又好啦。”
这样的妈妈站在了孩子这一边,给了孩子情绪上的理解和支持,懂得换位思考。
还有一个简单的亲子沟通小妙招,不妨试试,孩子有好多话要说给咱们听,咱们工作了一天又太累了,可以“偷懒”回应道:“哦,是这样的啊……是这样的啊……原来是这样的啊。”
认真倾听,积极回应,孩子心里会舒服很多,情绪被人理解了,问题就少了一半。先关心情绪,后解决事情。
04
亲子关系不太和谐
亲子关系核心问题是尊重。生命来到世界就是被尊重的。现在的小孩对自尊感的维护和过去小孩完全不一样。现在信息量大,孩子知识涉猎广,自尊意识更强。朋友家小学五年级的孩子,爸爸要打他,他很不服气地说:“你是父母就可以随便打人吗?凭什么打我呀?”而以前的孩子多半是不会反抗的。
父母真正尊重孩子,表现出来的言行就会很积极。一邻居,和我聊天就说孩子外婆怎么样不好,可孩子0—5岁都是外婆带大的。孩子就坐在旁边呢,其内心一定很难受,此刻,家长并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
6—12岁,咱们需要孩子参与某次活动,就要告诉活动的重要性、意义、多少人参加、可能你要付出多少辛苦、可能的结果是什么。孩子了解了相关信息,他会做出和内心世界一致的选择。硬逼着孩子参加活动,效果估计不会太好。
孩子在看《奥特曼》,爸爸跑过来:‘’《奥特曼》有什么好看的,要看《上下五千年》。"这样说,显得有些不尊重孩子。
经常听到家长这样说:“我家孩子真的好烦,每次穿衣服,你拿红的她偏要绿的,搞死人了。”你可以给她挑几套当季的衣服,让她从中选出自己喜欢的就好,她有自主选择权,就不会和你作对啦。
孩子上学后,不可能样样都优秀,每天在学校,同学之间还是有比较、有压力的。“你看看,你们班小麒英语学的多好啊,再看看你,起码落后人家两年。”“你这点事都做不好,我真不想要你这孩子了,我把你生出来就是遭罪,整天折磨死我了。”
这些话会让孩子感到你不喜欢他,会很失落。一次次伤感和失落,孩子就会情绪低落,学习就逐渐没了动力。
孩子最希望的是:无论我做的好与坏,父母都是接纳我的,都是和我在一起的。
为何咱们说伤害孩子的话时,如此随意?这种难听的话要是拿去对老婆、对同事说说,看看会得到什么不好的效果?咱们真的尊重孩子吗?
让孩子切切实实感受到,父母是喜欢他、爱他的,这点尤为重要。孩子受到父母的充分尊重,到了难搞的青春期,问题就会少很多;将来长大,也一定不会混得太差。
家长思想和行为变化一点点,孩子思想和行为上就会有较大的进步。父母的一小步,将是孩子的一大步。
今天,您又为科学养育孩子、争做不焦虑的家长,做了哪些努力?
齐凡齐写作课第五期学员
转眼,又长大一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