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40/365
儿女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在史铁生刚瘫痪的那几年,他的脾气坏到了极点,变得暴躁易怒、喜怒无常,有时候他会无缘无故猛锤他瘫痪的双腿,嘴里绝望啊喊着“我还活得个什么劲”?
有时候他又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总是小心翼翼的对待着儿子,观察着儿子,儿子喜怒无常,她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
“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跟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个过程要多久,和这个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
史铁生回忆到,“每次我离家出门的时候,她只是默默的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么样,当年的我不曾想过。”
我只是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从来没有想过母亲比我更痛苦,更担惊受怕。
每次我出门的时候,母亲都会偷偷的跟在后面吧,看到我好好的待在园子里,母亲才会心安一些吧?有时候我长时间的呆在园子里面不回来,母亲就会步履匆匆到处寻找,找遍园子的每个角落。
有时我看到母亲脚步匆匆从我的身边走过,我也只是装作没有看到,没有出声提醒母亲,叫住她。只是看着她惊慌失措的寻找。后来母亲突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
儿女是母亲的全部,儿女一旦有事,母亲就不会有好心思,她一定会做着最坏的准备,忍受着撕心裂肺的疼痛。
几年的时光里,儿子沉浸在失去双腿的痛苦中,母亲一边痛苦着儿子的痛苦,一边还要承受着肝病晚期带来的疼痛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而这些儿子都不知道。
一个母亲,她唯一的儿子在最好的年华突然瘫痪,她恨不能以身代替,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她一边担忧儿子的思想,期待儿子能振作,能活下去,一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还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这样的母亲为儿子谋划着一切,她是心里最苦的母亲。
母亲直到生命去世的最后一刻还在担忧“我那未成年的女儿和双腿瘫痪的儿子……”,
母亲去世多年后,作者才敢回想母亲为自己做过的点点滴滴,才痛悔不已。在母亲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
“有一年,十月的风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这么大。’我放下书的时候,才想到这么大的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细读这样的文字,作者的无限心酸与痛悔弥漫字里行间。为自己的自私痛悔,为自己从不关心母亲而致使母亲早早离世而痛悔。
当我们沉浸自己的苦痛中的时候,与我们血脉相连的母亲却承受着几倍的痛苦,她还会强作坚强,不在儿女面前流露。这就是深沉细致母爱,苦难而伟大的母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