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时候的回忆3

作者: 晨风_d76b | 来源:发表于2018-11-10 04:09 被阅读1次

          我突然间就想起戏台了,但在我们家乡那里叫戏楼儿。说是楼,其实就是三面墙,另一面高出地面一米用土填平的土台子罢了。春秋季节里面种菜,到了每年正月十五村子里要唱戏了。就把杂草清理下,台子平整了,弄几株大树杆往三面墙上一搭,用篷布一蒙上,就是戏楼儿了。

        以前村里每年正月十五都会唱几场大戏的。县里剧团开着卡车,载着满车的箱箱笼笼,扯着某某县剧团的条幅就浩浩荡荡的驻村了。

        三里五村十里八乡的人都闻讯赶来,住在戏台近的人家,其实在剧团没有到来前都把看戏的地儿都占好了,叫近水楼台先得月。就是一空旷的见天大地,拿铁锹平一排空来,把自己家的板凳椅子甚至长桌子放那里。有的干脆两个板凳中间架上一长木板。

        等各家的地盘都占好了,还得提防别人见缝插针往里挤座位。就为这每年吵架也时有发生。其实那时候的人也挺聪明的,为了避免平时乡里乡亲因看戏而闹得不愉快这类事。都会安排自家孩子们去看座位。

        得了这样的差事的孩子们可高兴了。那是要看大戏的啊!一群孩子们在密密麻麻高低不一致的座位上玩耍跟猴子似的上下飞奔。

        可一到剧团人一来都跑去围起车子了,也不看座位了,在篷布间来回穿插。因为孩子们对后台道具充满兴趣,闪闪发亮的大刀,带红樱的长枪,多棱像南瓜似的大锤。盘龙蟒蛇袍,凤冠霞帔装。放在那里不断摇晃的官帽耳把和缠在腰间能钻两个人的木制腰带。长靴高跟八字步在乐队铜锣叫板的哐啷猜猜,哐啷猜猜的步调下粉末登场。

        最让人觉得神秘的还是画脸后的女子,个个粉黛佳人似的,迈着莲花小碎步咿呀呀的柔声细语。长长的发髻在腰间跟随着步伐突突跳跃。白脸的奸臣虽不算有多恐怖但腰间的那把剑始终没离开手过。花脸的武将手拿长枪活像庙里的神像始终凶神恶煞。

        戏真正开始演的时候孩子就没劲了,啊呀呀的唱的什么也没听懂。老年人仿佛对比颇有钟情,什么《狸猫换太子》《寇准背靴》《下陈州》《泪撒相思地》讨论起来头头是道,还能讲出哪个演员演的好,哪个唱的好,哪个走的好。流连哪个演员哭的好都成了津津乐道的事了。毕竟我看有许多老人在看戏的时候也会落泪的,,,那时候我是不理解这些情感的。

      孩子们最爱看的还是《七品芝麻官》可能是被那种诙谐幽默的表演吸引了吧?哪里能知道忠奸善恶,是非曲直的道理啊?

      孩子们其实是凑热闹。大人却实在寻找一种填补内心的东西。在那些精神生活异常困乏的年代里,为了看场戏老人们有的从几十里路外赶来。看完戏赶着夜色回家,一路上还在讨论着戏里的故事,,,,

      看完了戏孩子们也安静多了,几天下来欢实劲洒脱的不得了。老年人也继续围着火炉静默,年轻人整理着农具准备着不久后的农事,因为过了十五了也打了春了又要忙起来了。日子就这样不变的轮回着!

        关于小时候的记忆已经写了3个片段了,但那个年代的故事是讲不完的,我有时也在问自己,那些过去的事情有意义么?

      但我每每想到家长的小河,小河冲刷过得沟沟岭岭,沟沟岭岭上生长百年的树,以及树下走过的一代代的人,而我们仅仅是活着。仅仅活着的过着自己的一生,像极了一场戏!为戏里的人或欢笑或流泪,却从没有真正登上过生活的舞台,时光便将他们带走!而能留下的东西却是如此无力。

      正是为此我想用文字去记录那个年代的记忆,想证明在那片小小山村的一个舞台下曾有过的故事!故事虽然不动人,却是一个即将消逝的时代的写照!而那里藏了一群默默无闻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小时候的回忆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na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