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你自己】
一个人最大的恶意,就是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别人,把所有的结果理所当然用自己的过程来解释,并一直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其实,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况且行之不易。想改变他人,就是悲剧的开端,放下执念,万般自在。
一、理性接受自己是错误的
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父母会对孩子发火;
孩子想要的玩具,父母不给买,孩子会不开心;
领导手下的职工业绩平平,领导很是发怒;
职工认为认真工作没有得到相关薪水的认可,一样不开心;
公交上,老人认为自己岁数大,应该受到照顾,工作劳累了一天的年轻人选择无视。
其实,这都是期待值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而产生的失望,并且引发矛盾不断。
但当你冷静下来,回过头来想一想,这样子发火生气真的值得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真正带给你痛苦的并不是那个人,而是你对那个人的期待,是那个期望带给你痛苦。
当你放下了这些所谓的期待,学着去靠自己,心中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抱怨。
人生最大的骗子其实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总是想改变别人,而拒绝改变自己。
我们都有一种惯性的思维模式,每当我们纠结、烦恼的时候,会认为是别的人或事导致我们产生烦恼,所以希望改变别人从而使烦恼消失。但是,陷入情绪化中的大脑完全是宕机的,使得我们不能冷静的思考和决策,往往是不自觉地站在“自我”的框架里,不会换角度,更不向自身寻求解决的办法,只是一味的在内心哀怨,或是反复找人诉说,在抱怨中放大烦恼的情绪,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却未解决根本的问题。
人人都有控制欲,都希望自己能够掌控身边的人和事,使其按我们的意愿活动,都想要维护自我良好的形象和尊严,却很难接受自己是错误的。因此,当我们在笃定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时候,是否应该扪心自问一下,有没有仅仅是为了维护自我的尊严而在自欺欺人呢?
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关系,都存在着一方想改变另一方的现象。
比如,谈恋爱时看不惯对方的习惯,拼命控制,最后怒而分手。
婚姻中,妻子要求丈夫外出时必须五分钟一个电话报备行程;丈夫要求妻子不跟自己在一起时就不准化妆。
做了父母,会强迫孩子停掉喜欢的兴趣班,腾出时间学“有用的东西”。
一个家庭里,不同的个体每天都在碰撞,想改变对方的想法便日渐强烈。
其实,强行改变别人,对任何一段亲密关系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永远不要试图改变一个人。因为,根深蒂固的东西,你没法改变;别人喜欢的东西或生活方式,你无权剥夺。
不要把自己的手,在别人的生活里伸得太长。
不试图强行改变对方,包含了对一个人的尊重。除了那些不能忍受的陋习,在一段关系中,你总会看到对方和你步伐不一致的地方。你也许不理解,但是你必须给予尊重,因为对方也在看到你与他的不同。
不试图强行改变对方,也是一个人的教养。一个人的格局变大,就越不会斤斤计较那些小事。
更重要的是,它节省了一个人的心力。你的眉头舒展了,你的心胸开阔了,放在别人身上的精力终于可以放在自己身上,让自己去成为更好的人。
有时因为固执地想改变别人,我们忽略了身边人的感受,忽略了爱也需要放手,忽略了家人之间也需要尊重,忽略了亲情、爱情也需要用心经营。
其实,一个家庭的幸福、一段关系的维护,说到底不过是尊重别人的“自我”,别总想着改变对方;也为别人稍稍放下一些“自我”,多一点爱与迁就。
二、为什么我们总想着改变别人
人类有两种强烈的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而要满足这两个需求,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因此,每个人都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都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理论。
所有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情景归因。
也就是说,当我们与别人互动的某件事情不能按照你预期效果顺利进行的时候,我们就会第一时间去关注别人的行为,会不自觉地问:他怎么会这样做……
为什么我们总是想着要改变别人呢?
1. 认为自己是对的
人们都有保持良好自我感觉的需要,希望维持合理的高自尊。即认为自己是好的,有能力的,高尚的。这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当偏执的认为自己总是正确的时候,必然就会出现问题。
2. 满足自己的控制欲
一个人在生活中保持感觉良好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周围环境的掌控感。可以是对物体的掌控,也可以是对人的掌控。影响别人改变自己,能极大的满足人的控制欲。
人们都试图去解释别人的行为,而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主要将问题归因于个人的性格等原因。同时,为了满足保持良好自我感觉的需要,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总是愿意相信自己是对的。又因为害怕失去掌握环境的能力,所以拼命想要去改变对方,以使对方进入自己可掌控的范围内。
3.无法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样,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所以期待别人的改变来让自己心情变好。
所以我们想去控制别人:既然我是因为你产生这样的负面情绪,而我自己又没有能力处理这种情绪,所以你要改变,这样我的心情才能变好。
当自己内心强大时,不仅不会被他人的情绪影响,还会去引导他人的情绪,更不会强迫去控制改变他人,要想让别人改变,先调整修练自己的情绪。
4.自我价值感匮乏
一个有稳固的自我价值的人,不会去控制别人。这一点在所有的人际交往中都适用。
如果自己并不相信自己,那么就只有靠强迫别人给予肯定,然后得到借来的信心。
当我们有非常稳定的自我价值感时,我们就有了不需要去控制别人的勇气。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自我价值不会因为别人的肯定、褒奖、支持、赞美或者安慰而得到提升,我们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不需要通过控制别人的行为,来得到借来的价值感。
当你发现你不需要孩子一定要听你的话,一定要听从你的安排,来证明自己是一个有权威、有能力的家长时,你就不会因为自己的无能感而在孩子面前大发脾气;
当你不需要别人的褒奖来证明自己作品的价值时,别人没有表达的欣赏就不会让你觉得那么愤怒;
当你不需要别人的感激来证明自己做一件好事的意义时,别人没有说出的那句感谢就不会让你愤愤不平。
三、想改变他人,就是悲剧的开端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想改其本性是痛苦的,改的人痛苦,被改的人更痛苦。想把老鼠改成猫,想把猫改成狗,想把狗改成人,想把他人改造成另一个自己,都是艰难的,都是痛苦的,都是逆天而行的。
人与人之间相处,千万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不要做吃力不讨好的事,不要做劳而无功、适得其反的事,不要给自己和他人制造悲剧,尤其是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朋友情人之间,师父弟子之间,老师学生之间,最佳的对待方式是:我尊重你的意愿,我尊重你的选择,我尊重你的爱好,我尊重你的性格。谈得来,咱们就一起开心快乐地相处,谈不拢,咱们各行其是,万一观点差别太大,好聚好散,分道扬镳。
不要试图去改变除自己以外的任何生命,当然包括人。关系越亲密的人之间,越要相互尊重对方的意愿和性格,千万不要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去改变对方,更不要试图把自己的意愿和意志强加于对方,否则,再好的关系也会逐渐疏远。
不要去改变或改造对方,忍受不了,就改变自己。如此,就不会制造悲剧;如此,关系或许会更亲密;如此,就会海阔天高。
四、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我们总是习惯的给自己的生活设置了过高的期许,给世界增添了太过梦幻的滤镜。
所以,我们往往一生忙碌,也只是收获了苦和累,没有任何幸福感可言。
人就是这样的,心中一旦有了对别人的期待,就会背上心灵的包袱,就会让你活得很辛苦。
但真实的世界是很残酷的,永远都不要把期待都放在别人身上,因为别人没有义务要实现你的期待。
与其被强求不来的期许所困,倒不如先改变自己,活出自己的主场。
所有的烦恼,都是对别人的期待过高。世上所有的不如意,都是你自己看不透、想不开和放不下而导致的。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绑架并不是“真刀实枪”的,而是用“道德”,用“爱和期待”去要求别人。
所有对别人的过高期待都像是一把刀,双面开刃,谁都逃不过。
当烦恼降临时,不妨从自身找找问题,学会给心灵松绑,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
年轻的时候,心气很高,总想与君子斗名,与小人斗利,与天地斗巧。年纪大了,才渐渐懂得:万事不可强求,与其费尽心思改变别人,不如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把自己过好,才是正道。
降伏百万大军并不伟大,降伏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年少时,你也许曾意气风发地想过要改变世界;遭人质疑时,你可能踌躇满志地想要改变他人;不尽人意时,你可能也想过要改变环境。最终,你一定会发现,要得到想要的东西,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自己。
每个人的改变从来不是因为别人,而是自己的想法发生变化,主动做出的改变。
所以,如果你想改变别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改变自己,再用自己的行动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对方,这比任何强迫和威胁都来得更有效。
对别人少点吹毛求疵,多点包容理解,生活跟心境就会豁然开朗。希望我们都能够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而不是倒行逆施。
丁俊贵
2021年9月23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