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门前的马路堵着水泄不同,两边的来车七扭八歪地停着,喇叭声此起彼伏,车辆间穿插着想从缝隙取道而行的电瓶车和行人。
拥堵的罪魁祸首是车龙正中一黑一白的两个车,两边看起都是年轻夫妻,两位女主人在站在车前互相指责,男主人在旁边拉架。
眼看黑车的男主人把女主人劝回车上,还没上车,对面白车的女主人又说了一句“你让一下会死啊!”黑车女主人立马甩开男车主,冲到白车面前吼道:“你把嘴巴放干净点!”两位女车主又准备骂上,两男车主连忙拉开她们。
最后所有被堵的车齐齐按喇叭,两位车主才各自退让一步,把道路疏通了。
作为刚好围观了现场的吃瓜群众,当时就跟刘先生讨论这种情况,他说:黑车逆行还骂那么凶,如果我是白车,遇到这种情况直接停车叫交警,反正他逆行,违反交规了。
我说:白车的女车主态度也不好,估计是耽误时间了,脾气比较暴躁。
这条路也有问题,本来就窄,路边又被乱停车的占道了,双向车道变成了单行道了。
讨论这个问题时,我想到了《底层逻辑》这本书中提到的三个价值观。
当发生一个事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时,一般会出现三种对错观:
1、法律学的对错观。
从评论家的角度,谁对谁错,以法律法规为判断依据,比如拥堵是因为黑车逆行占道是,是黑车的错。
2、经济学上的对错观。
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是以社会总成本的判断依据。
比如,避免拥堵这件事,怎么做成本最低,那么就是谁的错。
把路修得更宽要付出的成本比教育和惩罚不文明驾驶的成本高,那么造成拥堵就是不文明驾驶的人的错。
3、商人的角度对错观
在现实世界中,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谁的损失大,就是谁的错。
比如,白车的车主要赶着去坐飞机,要去出席重要的会议,因为行驶时互不想让造成了堵车,结果错失航班,没有出席会议,损失几个亿。那么堵车就是她的错。她完全可以采取不一样的处理方式避免这种损失。
所以,不管是什么事,谁的损失大,就是谁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