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亭画壁

作者: 晓风知非 | 来源:发表于2023-06-11 16:37 被阅读0次

在开元年间的这一天,冬云低压,雪花纷飞,这时走来三个人来到旗亭,饮酒赏雪。原来他们是在长安落魄不遇,结为知己好友的著名诗人王之涣、高适、王昌龄。正在推杯换盏,吟诗作对,共吐肝肠,兴趣正浓时,忽然来了一群梨园伶官,登亭会宴。三位诗人为避喧闹进了里间,不多久,又进来四位妙龄女郎,皆是当时京都著名的歌妓。

盛唐时期人们喜欢为一些诗词配上乐曲来演唱,写得好的诗歌自然最受青睐。王昌龄他们三个边喝酒边在旁边观看。高适突然想到一个主意,说:“我们在诗坛上都很有名,但是从来也没有分过高下。这回根据她们四个姑娘唱的歌词,看谁的诗多就算谁是成就最高的。”

第一个姑娘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忙说:“是我的一首。”并在墙上划了一横记着。第二个姑娘接着唱:“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忙在墙上划道说:“这是我的绝句。”

第三个姑娘唱道:“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得意地在墙上又划一道:“我两首了”。

王之涣看这情况急了,他平日里很自负,认为自己早已成名,现在见歌女们都没唱他的诗,心里有些不高兴。于是他稳了稳坐姿,清了清嗓子对身边的王昌龄和高适说说:“这些唱歌的姑娘可不怎么样,唱的诗可见也没什么高明。”于是他指着姑娘们中一个最美的说:“听她唱,如果不是我的诗,我就一辈子不再和你们比诗了。”

过了一会儿,这个姑娘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三人一听,鼓掌大笑。原来这正是王之涣的一首七绝。伶官最初不知怎么回事,听到他们的笑声一问才知道他们就是这些诗的作者,于是纷纷给他们行礼,并且请他们参加宴会,三个人尽欢而散。

当年王之涣、王昌龄、高适都在东都洛阳游学,他们互相欣赏,结成挚友,经常小聚恳谈唱和。这些在史书当中都有所记载,旗亭画壁的故事是否真实存在有待考证,但是唐代文人的诗作特别是绝句,经常被乐官配乐,由歌女演唱广为传播,因而才会留下旗亭画壁的千古美谈。

相关文章

  • 旗亭画壁

    那个冬天,微雪纷纷,冷风飕飕,跋山涉水,如蜻蜓点水,如这飘飞握不住的雪,却是冥冥中的一场相遇,流传为一段文坛佳话。...

  • 旗亭画壁

    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当时他们还没有做官,交游来往大抵都是相同的圈子。 有一天,冷风飕飕,...

  • 虚空 | 空画旗亭壁

    风冷寒月夜,王昌龄随着外出寻猎吐蕃人的小队,慢慢回城。 为了抓获两三个流散在边关外牧马的吐蕃人,这支二十多人的小队...

  • 唐朝故事——旗亭画壁

    旗亭画壁最早记载于唐代文人薛用弱的《集异记》中,其真实性有待考量,但故事性很强。 这个故事描绘出了盛唐诗人坦荡胸怀...

  • “旗亭画壁”的故事

    【典源】 唐·薛用弱 《集异记》 卷二:“开元中,诗人王昌岭、高适、王涣之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一日天寒微...

  • 唐朝的文人是怎么娱乐的(一)

    在唐朝,有一个故事用四个字来概括叫“旗亭画壁”。“旗亭”就是唐朝的酒楼歌台,就是古代人的平时消遣与娱乐的公共场所。...

  • 酒招旗遥遥,旗亭画壁今已远

    如果你去读唐圭章先生的《宋词纪要》,在他自序的第一句就会看到这样的一句话:“宋词极盛于一时,足以比美唐诗;而词人之...

  • 旗亭画壁——有关“原创”的段子

    却说在唐李三郎开元年间,有三位久负盛名的原创诗人,因为长期困于下僚,都想着转型,于是读了个众筹班,感觉对...

  • 那一年,他们在旗亭画了个壁

    那一年,他们在旗亭画了个壁 ...

  • 咏王之涣

    旗亭画壁斗诗名,一首凉州满座惊。 四十八言降李杜,目穷千里在高层! 1998.12(409)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旗亭画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vz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