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元年间的这一天,冬云低压,雪花纷飞,这时走来三个人来到旗亭,饮酒赏雪。原来他们是在长安落魄不遇,结为知己好友的著名诗人王之涣、高适、王昌龄。正在推杯换盏,吟诗作对,共吐肝肠,兴趣正浓时,忽然来了一群梨园伶官,登亭会宴。三位诗人为避喧闹进了里间,不多久,又进来四位妙龄女郎,皆是当时京都著名的歌妓。
盛唐时期人们喜欢为一些诗词配上乐曲来演唱,写得好的诗歌自然最受青睐。王昌龄他们三个边喝酒边在旁边观看。高适突然想到一个主意,说:“我们在诗坛上都很有名,但是从来也没有分过高下。这回根据她们四个姑娘唱的歌词,看谁的诗多就算谁是成就最高的。”
第一个姑娘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忙说:“是我的一首。”并在墙上划了一横记着。第二个姑娘接着唱:“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忙在墙上划道说:“这是我的绝句。”
第三个姑娘唱道:“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得意地在墙上又划一道:“我两首了”。
王之涣看这情况急了,他平日里很自负,认为自己早已成名,现在见歌女们都没唱他的诗,心里有些不高兴。于是他稳了稳坐姿,清了清嗓子对身边的王昌龄和高适说说:“这些唱歌的姑娘可不怎么样,唱的诗可见也没什么高明。”于是他指着姑娘们中一个最美的说:“听她唱,如果不是我的诗,我就一辈子不再和你们比诗了。”
过了一会儿,这个姑娘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三人一听,鼓掌大笑。原来这正是王之涣的一首七绝。伶官最初不知怎么回事,听到他们的笑声一问才知道他们就是这些诗的作者,于是纷纷给他们行礼,并且请他们参加宴会,三个人尽欢而散。
当年王之涣、王昌龄、高适都在东都洛阳游学,他们互相欣赏,结成挚友,经常小聚恳谈唱和。这些在史书当中都有所记载,旗亭画壁的故事是否真实存在有待考证,但是唐代文人的诗作特别是绝句,经常被乐官配乐,由歌女演唱广为传播,因而才会留下旗亭画壁的千古美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