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水寒
这是一个以0和1为基础无限延伸的时代,一切被打上数字的烙印,一切被贴上源代码的标签,一切需要PASSWORD的验证。浩如烟海的信息仅仅通过一个叫“窗口”的东西中展现在我们面前,连通世界的每个角落。互联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渗透各行各业、每家每户,让人顶礼膜拜,趋之若骛。
古人十分仰慕“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也对“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军师深表敬佩。而网络一开始就让数以亿计的普通人站在了“秀才”的起点上,键盘和鼠标运筹的又何止千里之外?天文地理,三教九流,博古通今,包罗万象,点之即来。足不出户就可以用网络共享资源,了解一切你想了解的。甚至任何生活休闲所需都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操作,一个年不出门,也不会被时代抛弃。
过去没有电脑,我们生活得很安逸。跨进互联网时代,我们才知道自己其实很渺小,在浩如烟海的地球村里实在很难找到自己。每天碎片化的信息铺天盖地,犹如洪水猛兽。
信息传播速度之快,实在叹为观止。某个明星离婚,某位名人去世,一部电影上映……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蛛丝马迹的动态,你的各种信息媒介都会第一时间推送给你,躲都躲不过。这个时代是一个让你无法逃离的时代,尤其在精神领域。
海量信息,自然鱼龙混杂,难辨真伪。还记得前年杨绛先生去世的时候,有一段话一夜之间火了,被无数悼念她的文章引用,包括我自己也引用过——“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结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来澄清,这段话根本不是杨绛先生说的,网上传出的手写体更不是出自她老人家之手。我们在疯狂表示哀悼的同时,甚至连信息的真假都没弄清楚,是不是有点可笑。
新媒体时代,快餐文化充斥着我们四周,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篇写张爱玲的文章,其中有句引用她的原话,我觉得还不错,一时好奇想查一下出自哪本书。结果根本没有这句话,这就是借名人效应的一个谣传。
这个时代就是这么无奈,有时候一句很精彩的话,必须要借名人的口讲,才更有价值。屡见不鲜的事实证明,我们并不擅长从漫天飞舞的信息碎片中辩别真伪,有时甚至会糊涂到分不清真善美和假恶丑,因为来到我们面前的信息,大都包装过。
其实,碎片化信息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缺乏独立思考的动力,缺失批判性思维,进而演变成失去判断力和鉴别力,总是被动兼收并蓄所有信息,毫无招架之力。我们的思维模式也变得越来越狭隘,越来越肤浅。甚至从来不去思考,自己到底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
我们已经习惯利用碎片时间接收碎片信息,也上瘾一切速成的东西。看到别人的成功,恨不能直接复制黏贴。日复一日,我们在很多片面、狭隘的信息里变得浮躁,迷失本心,甚至安静不下来认认真真读一本好书,更别提像古人做学问那样,为了求证一个疑惑,寻访名师,查阅大量古籍求证。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到底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碎片化信息真的让我们更好了吗?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10天】
关于作者:易水寒,热爱文学创作、琴棋书画,生活向往从前慢。行万里路,最后回归内心深处的古典天秤女一枚。文字有温度,有态度,与你一同见证心灵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