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工具·方法·写作手机使用技巧技能增值
从信息碎片化到知识管理,不过这三个工具的距离

从信息碎片化到知识管理,不过这三个工具的距离

作者: 厦九九 | 来源:发表于2016-04-13 14:24 被阅读5338次
图片来自网络

1.信息碎片化时代,你真的收获知识了吗?

互联网让人们的生活方式“碎片化”、所接受的信息“碎片化”。我们每天通过手机、微信、微博、网站等多种方式获取信息。我们在各个生活的间隙获取信息,在吃饭时看新闻,在坐公交车时用手机刷微信。信息量如此之多,而且获取起来也如此容易。看似我们好像每天都知道了很多,但真正留在你脑袋里有价值的“知识”又有多少?

网上曾有一篇文章叫做《经常从微博、知乎获取碎片化信息有哪些弊端?》。核心思想就是说,长期接受碎片化信息,会让你的思维变得狭隘,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因为碎片化信息最明显的方式就是: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它们往往只告诉你表面上的东西,却不会告诉你背后的原理,以及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实际上,碎片化信息只是扩充了你的知识广度,而决定你知识深度的,是信息背后的“联系”。


2.建立个人知识数据库,很有必要

出现以上弊端的首要原因是,大部分人只是被动地接受碎片化信息,而没有主动构建个人知识结构及相对性的数据库。

试想你明确知道自己需要积累如体育、旅游、营销三个领域的知识,在碎片化阅读中一旦看到与这三个领域的相关信息,就将其收集在一个聚合平台(你甚至不需要将它读完),一周或半个月定期花充足的时间对这些信息进行过滤、组织、补充、归纳,最后保存精华。

这样是不是既能有意识地扩充所需知识的广度,又能针对性地加深知识的深度呢?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定期梳理,这个数据库将成为除你大脑以外的第二宝藏。

3.三个工具,让你快速建立知识数据库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快速建立并有效管理个人知识数据库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工具是不行的,我强烈推荐这三个工具,分别是OneNote、思维导图Mindmanager和有道云。其中最重要的是OneNote,这也是我老板持续使用了十几年用于管理工作、学习甚至生活的经典工具,我也在她的引导下实践了一年,是真的好用,所以才敢在这里推荐。

个人知识数据库的建立需要运用这三个工具完成三个步骤。第一、用思维导图Mindmanager搭建出你需要的知识结构(即领域);第二、将日常浏览到的知识结构范围内的有用信息复制到OneNote或有道云进行暂存;第三、定期对所收藏信息进行整理消化,并将所得精华全部保存到OneNote存档,方便信息的管理与查询。

4.工具使用方法说明

接下来我们分别介绍下这三个工具的具体使用方法。

1.Mindmanager

记得两年前去面试一家很厉害的公司,面试官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我当时有点蒙,因为不太明白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面试官见我许久不开口,补充道,“那你平时都喜欢看哪方面的书?”我一下子明白过来,但因为从来没有认真思考和总结过,只能根据近期看的书临时归纳出几个领域,面试效果也可想而知。

在此之前,我就是一个被动的信息接收者,有什么看什么,或者跟着变化的兴趣随便看看,从来没有主动去设定过我需要积累哪方面的知识。

从时间的维度来看,有知识结构和没知识结构是完全不同的积累程度,就像有目标和没目标所达到的效果也相差甚远一样。如果你还没有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就将你感兴趣的、工作需要的、成长需要的、以及生活需要的方方面面都罗列出来吧,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已经是大家熟知也常用的工具了,它可以用于工作、生活、学习以及人生规划等多种场景,搭建个人知识结构也是其中之一。

初步是这样的 再细分是这样的,如果暂时无法细分就保留一级即可

2.OneNote

画出你的知识结构之后,你需要一个工具来装载这些知识领域的信息。我曾用过印象笔记,后来换做有道云,直到接触了OneNote,才找到了最适合的工具。相信大多数人可能都不知道这个软件的存在,在我的老板向我们推荐使用前,我也不知道。但其实它从2003年就存在了,而且就存在于我们办公必需的Microsoft Office。是不是很震惊?我的老板已经用了十几年,我却不知道它的存在。

图片来自网络,我用的是2010版

OneNote最常用于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现在也有手机APP,可以像其他笔记软件一样,实现电脑信息与手机信息的双向同步,但只有苹果系统同步时速度较快。这个软件最好用的地方在于,它可以装载你在第一步中用思维导图画出的所有知识结构的内容。以下图为例:

OneNote的整体界面,建议保存下来横屏看

1) 建立各个领域的专属笔记本

2)各笔记本里可新建细分的分区,分区太多还可归纳为分区组

3)各分区里可新建无数页面

更方便的一点是,任何网上的信息,只要复制到OneNote,末尾都会自带网页链接,这样很方便回头查找信息来源。建立好数据库分类后,无论是平时在电脑上浏览信息,还是手机上接收碎片化信息,一旦看到和你知识结构相关的信息,都直接复制过来进行整理保存,长此以往,这个数据库一定会发挥巨大的价值。

但前提是,也是最关键一点,这个数据库需要定期整理、消化、归纳。如果只是保存信息,而你几乎不去看,那么也是形同虚设。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我们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只要文档长一些,就没有耐心看完,但这又是需要积累的信息,那就在OneNote上新建一个笔记本叫做“待整理”,所有未经处理的信息都放在这里,然后每个周末统一阅读、过滤、再分门别类将精华放到相对应的位置。同时经常对这些精华进行消化吸收和补充整理,这样做的目的不在于你记住所有知识,而在于当你需要某方面知识的时候,你知道你的数据库里有,然后直接调用。

OneNote的查找功能也很赞,只要输入关键词,跟其相关的页面或分区都能迅速跳出来。OneNote的资料备份是电脑硬盘,不存在容量不够的问题,而且每一个笔记本或分区都能单独另存,发送给其他人也很方便。

3.有道云

刚提到OneNote的手机APP只有在苹果系统上比较快,安卓等系统上会很慢,这就需要有道云作为辅助工具,尤其在碎片化时间里收集碎片化信息时(如果是苹果系统,OneNote和有道云配合起来使用会更方便),有道云在电脑和手机上都可以使用,特别是在微信收藏上独具优势,当微信绑定有道云之后,所有朋友圈看到的文章,都可以直接保存到有道云上,需要整理的时候,只需要同步到电脑版有道云上,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阅读整理,最后再把处理后的信息归档到OneNote上。有道云绑定微信的具体方法请看有道云官方说明,这里就不细说了。

这三个工具你都学会了吗?三个工具,三个步骤,不需要半天,你就能搞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这个时代从来不缺乏知识,缺乏的是管理知识的能力。

END.

相关文章

  • 从信息碎片化到知识管理,不过这三个工具的距离

    1.信息碎片化时代,你真的收获知识了吗? 互联网让人们的生活方式“碎片化”、所接受的信息“碎片化”。我们每天通过手...

  • 学会知识管理,优秀到不能被忽视

    学会知识管理,优秀到不能被忽视碎片化学习,系统化管理,快速提高核心竞争 知识管理专家萧秋水带你整合碎片化知识,快速...

  • #启发日记#040 归类标记有用信息,事半功倍

    磁石老师今日启发问题:“面对大量的碎片化知识/信息,你是怎么处理的呢?” 磁石老师给出了一个办法来管理碎片化知识。...

  • 讲座◇不用整理信息?!

    标题:0906如何用印象笔记高效管理知识,重塑思维方式 主讲:李参 关于碎片化信息:越来越多的碎片化信息,有没有整...

  • 三个步骤轻松帮企业做好自媒体布局,你绝对想不到

    互联网时代,我们都是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信息、碎片化的学习、碎片化的符号。 结构化的信息才是知识,所以,探测一个...

  • 【1229读书清单】知识管理认知

    知识管理认知和管理 01 知识管理 把不同来源的碎片化信息加工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联系自己的实际问题,加以实践...

  • 2017-12-29

    知识管理认知和管理 01 知识管理 把不同来源的碎片化信息加工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联系自己的实际问题,加以实践...

  • 碎片化才是学习的常态

    近几年,出现了一个很时髦的词语——“碎片化”。信息碎片化,碎片化知识,时间碎片化……只要和“碎片化”扯上关系,大家...

  • 碎片化

    碎片化的信息容易让自己产生错觉,自以为能获得更多信息,学习到更多知识,但实际上,碎片化的信息会更容易分散人的注意力...

  • 碎片化信息≠知识

    前同事上周非常兴奋的给我打电话,说他有一个idea,觉得应该是一个创业的风口,想问问我这个idea是否成立。关于资...

网友评论

  • 放弃治疗152:曾有一段时间,我时常利用上下班做公交的时间逛头条、知乎这些知识获取类型的平台阅读一些小知识。阅读后的知识增长和利用时间碎片学习会使我感到充实。这里我把自己的知识框架比喻成正在编辑的书籍,标题就那么几个,我所做的就是不断完善书中标题下的内容。漫无目的选择的碎片化信息会不断完善我的标题内容,但它很少会帮我们构建新的标题。我确实学到了,不过学到东西比较狭隘。就像楼主说的那样:“长期接受碎片化信息,会让你的思维变得狭隘,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
    想要更全面的学习,首先得把学习的方向、目标、内容定下来,再把学习内容细分下去、分散下去。 既然时间能碎片化,我们学习的内容同样也能碎片化,和前者不同的是:后者知识碎片组合起来就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学习流程了。
  • 664c527c4223:我的配置是OneNote+xmind+印象笔记,和题主差不多,只是软件不一样~
    厦九九:@恒笑 厉害,现在我也差不多:smile:
  • 辣巴州州长:one note 登录速度是硬伤
  • 德艺双馨老艺术家陆先森:onenote的打开速度和同步是硬伤~
  • 改变自己风筝:涨知识了,谢谢分享
  • b4c2bc865964:非常高
  • moonsun2008:谢谢分享
    厦九九:@moonsun2008 :yum:感谢阅读
  • fe64e8642b8f:楼主 我也有整理一些文章,同时也有一个私人博客,现在搞得是不知道是将资料写到博客中,还是放在类似one note evernote笔记里面,有轻微强迫症,资料一定要归类放在一个地方
    厦九九:@megachweng 从方便再整理和查找使用,建议后者
  • 流浪北屋:个人知识管理起步于知识结构(知识框架),纯属于个人的知识框架。

    骨架有了,后续陆续添加血肉即可,如无框架,则不成体系,不成系统。
    厦九九:@流浪北屋 :+1:
  • c4dafdc0d909:楼主,我认为你说的知识结构非常有用!大赞!
    所以请教一下怎样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再具体一点的做法。就是说细分这一块儿的。或者能不能单独聊一下?
  • 7712d675992b:收藏起来以后用
  • Cherry2016:非常有用,谢谢
  • 明天的你:题主想请你帮个忙,能不能把你文章里的这款手机思维导图软件的图片和下载地址发给我,我的是安卓手机,用了好多思维导图软件都没有满意的,先再次谢谢
    厦九九:@明天的你 我用的苹果系统,直接搜思维导图就有。安卓系统确实不知哦
    明天的你: @夏99 亲,有手机版比较好用的吗?
    厦九九:@明天的你 文中的思维导图图片是电脑版mindmanager做的,买的正版软件:blush:
  • 571eef547956:其实onenote和有道云都可以用为知笔记一个软件所取代。
    wencul:@遥望左岸 同意 oneNote不好用得感觉
  • 0263d718630f:时常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归纳,整理还是很有必要的
  • c0f56830b54a:漏了 印象笔记
  • 寻梦江南雪:OneNote的应用间分享功能做得太差,还是印象笔记好用些
  • bd5ce8257c48:以前有过印象不好用,现在只在电脑上对信息分过类,看来不能放过手机了
    厦九九:@何安下 :smile:我用手机偏多

本文标题:从信息碎片化到知识管理,不过这三个工具的距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dw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