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非暴力沟通》:表达自己

《非暴力沟通》:表达自己

作者: 晓丽优雅 | 来源:发表于2022-07-12 09:21 被阅读0次

从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个方面表达自己。这四点也是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要素是区分观察与评论,即不带评论的观察。当我们在观察中夹杂着自己的评论时,他人往往会认为我们在批评他们,并因此产生抗拒的心理。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描述观察时,清楚地说出特定的时间和情境。可以不加形容词和程度副词这些,只是描述客观事实。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如何表达内心的感受。

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们可以更清晰明确地体会和表达感受,从而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连结。

使用具体而非模糊或笼统的情绪词汇,有助于我们表达感受。

(1) 当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的感受可能是:全神贯注、乐观、深情、激动、兴奋、宁静、惊奇、开朗、期盼、愉快、自豪、热心、振作、友善、如释重负、热情洋溢、无忧无虙、开心、心花怒放、感兴趣、精神焕发、兴高釆烈、欢欣鼓舞、陶醉、精力充沛。

(2) 当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我们的感受可能是:畏惧、烦躁、惊慌失措、愤恨、迷茫、冷漠、悲观、精疲力竭、苦思冥想、痛苦、充满敌意、担忧、烦忧、坐立不安、焦虑、迟疑、懊恼、大怒、羞愧、低落、内疚、敏感、迷感、苦涩、震惊、乏味、无助、批判、忧郁、 恐惧、屈辱、寒冷、失魂落魄、不在乎、怀疑、生气、抑郁、绝望、激怒、失望、懒散、幻灭、不稳定、无精打采、厌恶、拘谨、惊愕、厌倦、伤感、消沉、麻木、垂头丧气

允许自己表达感受、袒露脆弱,也会有助于化解冲突。此外,在非暴力沟通中,用来表达实际感受的语言和那些用来陈述想法、评论或诠释观点的语言是不同的。

为了更好地沟通情感,非暴力沟通主张使用具体的语言。

比如:“你要离开了,我很伤心”“听你那么说,我感到害怕”“我进来的时候,你没有和我打招呼,我感到孤单”等等都是在表达感受。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是看见感受背后的需要。他人的言行也许会刺激我们的感受,但并不是感受的根源。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来接收:(1) 指责自己;(2) 指责他人;(3) 体会自己的感受与需要;(4) 体会他人在消极的话语下隐藏着什么感受与需要。

评判、批评、分析和论断他人,都使我们疏远了自己的需要和价值观。当人们听到批评,往往会以自我辩护或反击来回应。我们越能够直接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他人就越有可能对我们做出善意的回应。

在通往情绪自由的成长路上,许多人经历三个阶段:自己要为他人感受负责;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或需要;全然为自己感受负责。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实际上,如果直接说出需要,获得积极回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请求。提出请求是为了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丰盈。在提出请求时,我们要尽力避免模糊、抽象或模棱两可的语言,说明我们要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

在沟通的过程中,由于我们所表达的信息与别人的理解有可能不一致,我们需要学习去发现对方是否已经准确无误地接受到了我们的信息。特别是在团体讨论中,更需要清楚知道和说明我们想要的回应。

为了让人们信任我们所提出的是“请求”而非“要求”,可以清楚地表明我们希望人们出于自愿来满足请求。

比如,“请告诉我,你欣赏我做的哪一件事情。”“我希望你在规定的时速内驾驶。”“你是否可以我诉我,在你听来,我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我希望你能参加一个关于提升主动性的培训,还会让你更有自信。”这些句子是一个个清晰、具体、可行的请求。

提出希望对方去做的事而不是要求对方不去做什么,并尽量具体化,且寻求反馈。

非暴力沟通的意图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满足自己,而是帮助双方建立坦诚和有同理心的关系,最终每个人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暴力沟通》:表达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wo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