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民俗文化
特汇亲子提醒:酷热来临小暑时节养生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特汇亲子提醒:酷热来临小暑时节养生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作者: 真心说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17-07-05 09:40 被阅读27次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

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另外,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俗语:小暑黄鳝赛人参。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根据冬病夏补的说法,小暑时节最宜吃的是黄鳝,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黄鳝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防治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对食积不消引起的腹泻也有较好的作用。

相关文章

  • 特汇亲子提醒:酷热来临小暑时节养生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

  • 小暑时节养生

    小暑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暑,意味着炎热。小暑之后是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此时天气炎热,普遍高温35...

  • 小暑时节话养生

    小暑,“暑”即炎热,小暑即小热。 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为小暑。小暑到来,意味着我国大部分地区...

  • 风动荷生香,心静自然凉

    今日小暑,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小暑时节酷热难耐,人们容易焦躁、缺乏精神。此时一定要学会稳定情绪、保持...

  • 菁度健康秋季养生

    秋季正慢慢来临,养生也应该随着季节而变化。那么,秋季养生有什么要注意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远离这些误区 1、...

  • 小暑:养生不能马虎的几件事

    小暑:养生不能马虎的几件事 7月7日小暑节气正式到来。这时也将迎来酷热的“三伏天”,“防暑降温”成为养生讲的大热门...

  • 今日小暑,喝什么茶养生?

    今日小暑,喝什么茶更养生? 小暑,太阳到达黄经105度,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暑,表示炎热的意...

  • 小暑节气至

    7月7日为小暑节气,“暑”即炎热,小暑意即小热,是在提醒我们盛夏已经来临,天气开始炎热,却还没到最热。但“小...

  • 2019-07-07

    今日小暑,小暑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暑,热也,小暑即为小热,盛夏已经来临,天气开始炎热,却还...

  • 惊蛰时节我们应该如何养生

    本文选自2016-03-05 传统节日祝福 惊蛰养生:生活起居 穿衣 要以“捂”为主,注意保暖,特别是膝关节不能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特汇亲子提醒:酷热来临小暑时节养生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bf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