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是中国证券市场近年最重大的改革之一。
上周大概是今年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新股停发周,但让许多人意外的是,停发新股一周的A股,在这个周一,发了一个“新版块”:科创板。
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在演讲中提到,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对于王兴武和创业者来说,这是一个生态级别的重磅炸弹,“科创板”、“注册制”的相关信息迅速在各大平台刷屏,有振奋者,有质疑者,有解读者,但一如每一次重磅政策变动出现的时候一样,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问题是:一项政策的出台,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
回顾下历史上的那些有的没的证券板块:上海主板、深圳主板、B股、H股、三板、中小板、权证、创业板、国际板、新三板、战兴板、CDR,现在又来了科创板......
要解答什么是科创板,首先还是要简单地梳理一下目前为止中国资本市场主要有哪些板块。
首先是“沪深主板”。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开业。两市共计13只股票,上交所8只,深交所5只,这就是最初的“沪深主板”。
2004年5月,深交所在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该板块与主板的区别主要是在企业规模、体量方面,但发行条件和“主板”完全一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小板”。
2007年,深交所开始筹备“创业板”,直至2009年10月23日,中国创业板举行开板启动仪式,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10月30日正式上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创业板”。
创业板一开始设立的时候,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帮助高新技术产业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直接融资,某种程度上也曾被很多人寄予了“中国纳斯达克”的希望。
然而,由于“准入制度”依然延续了硬性的“盈利性指标”,以及整体IPO节奏的不确定性,创业板虽然为盘活市场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依然与代表了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中国最优秀的互联网公司们失之交臂——在互联网浪潮的第一个十年里,BAT,先后赴美赴港上市。
科创板,能圆我们的纳斯达克梦么?
纳斯达克是美国科技股的“圣殿山”,而未能留住的BAT,则始终都是A股证券从业者们心中隐隐的痛。大A股从来不缺喊口号的人,但创业板、新三板、无疾而终的战兴板之后,科创板真的能圆我们的纳斯达克梦么?
或许这就要看习近平主席讲话中提及的另一个关键词了——注册制。
什么是注册制?
A股此前挡住了绝大多数互联网企业的一项IPO条件,就是“盈利性指标”。它要求你连续几年赚了多少钱,才有资格在A股上市。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为了保护广大股民的一种措施:一家盈利的企业,相对来说投资风险更小,更容易给它的股东带来较为稳定的收益。
这个过程当中,中国证监会和交易所,无疑是帮助股市投资者,对于上市企业的(好或不好)做了一个价值的判断。但众所周知,新经济公司的净利润一环往往是“薄弱”的。一家企业是否优秀,如果只靠企业的“净利润”来判定,无疑是一种刻舟求剑。
那么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呢?注册制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注册制意味着,监管层不再代替投资者们去做价值判断了,它的核心是“信息披露”。
以美国证监会(下称SEC)为例,SEC不决定什么样的企业具备上市资格,上市标准是由各个交易所决定的,例如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的上市标准就非常不同。SEC管什么呢?管“信息披露”。
SEC在审核当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证报审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只要信息真实,企业的价值,被交给投资者们自行判断。这就带来了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双向淘汰:不懂判断企业价值的投资者,在不断被收割教育中退出市场;而在投资者越来越专业的市场中,没有价值的企业也很难生存下来。
因为美股注册制的制度特点,美股市场也呈现出优胜劣汰、出清速度高的特点。据统计,美股全部上市家数远少于全部退市家数。要知道,美股上市公司从1976年的7322家,减少到2016年的3671家,数量直接腰斩,实在不可谓不惨烈。
但要在目前已经十分脆弱的A股推行注册制和科创板,随之而来的影响会是什么呢?
科创板到底跟创业者有什么关系?
首先,从长远来看,这一制度无疑是一个利好。尤其是对王兴武所在的创投、创服行业,一级市场来说,是一个相当直接的利好。
资本寒冬,这个词,从年初,提到了年末。一级市场VC们的日子并不好过,而科创板的设立,无疑给了很多一级市场机构以希望。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类创业公司多了一个上市的渠道。
对企业来说,多了一个融资渠道;对投资机构来说,多了一个退出渠道。科创板的推行,可以起到激活一级市场活力,缓解科创型企业的融资困境的作用。但最终效果的大小,仍要看细则之下投资者准入、最终流动性和资金体量等方面的情况。
其次,对二级市场的影响是两个方面的。
短期来说,二级市场将会面临显而易见的扩容压力。这是个钱多还是股多的问题,尤其是随着企业上市数量的提升,对于现有二级市场存量资金的分流,将有可能会进一步引发现有上市公司估值的回调。
用简单的数字说明,如果资金量是固定的,那么10家上市公司平分这个资金量,和100家上市公司平分这个资金量,显然是会不一样的。就像王兴武在微博看到的评论:赌客早就没钱了,如今又多开了一个赌场……创业板昨天在消息出来后的一度暴跌,就是源于这个逻辑。
尤其是,这两年的A股,始终都处于一个存量博弈的阶段,市场对于场外因素更加敏感。甚至会直接促使A股上市公司的估值生态进行重构,优质的、稀缺的,受到热捧;没有基本面支撑的、甚至壳股,估值会逐渐回归理性,甚至大概率缩水。
但长期来看,无疑是利好——完善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提供直接融资的需求,助力产业机构升级和经济发展,都是百年之业。制度更健康了,投资者们的选择多了,但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市场会变得更加残酷。这中间监管的尺度、监管的决心,会最终引导着一切的走向。
而不论如何,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科创板将是中国证券市场近年最重大的改革之一。我们都是这场惊心动魄的历史见证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