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黎
最近读了一本名为《说医不二》的书,作者是懒兔子。
这是一本科普中医知识的养生书,用的都是浅显易懂的家常话。于是,从第三章开始我便陷入了这样的思考:如此接地气地行文到底可行与否?
过去读那些医学科普总觉得像隔了一座山。“阴阳调和”、“五行相生”、“气血盈亏”……啃着通读古文的老底,最后还是似懂非懂。
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不懂音乐的人去看乐理书,汉字全都认识,但依旧搞不懂什么是“解决到主”。
我把这种科普称为自嗨——作者们自己开心就好,我们看不懂就只好怪我们无知咯╮( •́ω•̀ )╭
但是读完《说医不二》我确实有了新的看法。因为这本书太接地气了,这一点从目录就能看出来。
《说医不二》部分目录拿第三章来说,人生是一场西游讲得是唐僧师徒的五行属性。乍一看有理有据,可实际上很多东西都只是擦了个边,并没有深入探讨。
比如文中说悟空拿八戒没办法是因为八戒水属性,悟空火属性,水克火。但是为什么悟空是火,八戒是水呢?
沙僧的属性和他在四人组的地位关系并没有交代清楚,这能否说明猪猴相克论只是巧合呢?
于是,读得越多问题就越多,问题越多质疑就越多,质疑越多思考就越多……最后我发现了一个要命的问题:科普文章并非越接地气越好,写科普是需要“度量衡”的!
什么是度量衡?
- 长短(大小)为度
- 体积(容积)为量
- 质量(轻重)为恒
在行文过程中,度可以理解为篇幅
一个知识点的篇幅长短决定了它在理解上的难易程度。往往篇幅越短、解释越少的知识就越好理解,而那些需要引经据典长篇大论的东西往往不好理解。
不过以上是理想情况,类似于物理实验中的摩擦力为零。更多的情况是作者对哪里了解深入就会在哪里多加笔墨,而她所不理解的难点却会三言两语概括。
最后的结果就是:读者过去懂得现在更懂,过去不懂的现在依旧不懂。
这样的科普算是失败了!
在行文过程中,量可以理解为例证
科普类文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和议论文分成一组。论点即是知识,论据即是例证和文献,论证即是行文的过程。
而不同是:议论文的论据可以具有特殊性,但科普文的例证则需要具有普遍性。
举个例子。
在谈乐观向上的话题时,贝多芬、海伦凯勒、司马迁等身残志坚的人出镜率很高,但隔壁老王、我的学长、有个同学……这样的选手基本不会出现。因为前者是名人,后者只是人名,从说服力上看,后者明显有点闹着玩的意思了。
但科普却恰恰相反。
如果说议论文是具有煽动性的演讲稿,那么科普文就是具有教化性的教科书。
演讲稿以主观思想为核心,通过宣讲的方式让更多人认可自己的观点。教科书则是以客观存在为核心,通过详细描述让更多人吸收并掌握知识。
演讲稿是让怀疑变为相信,而教科书是让详相信变为信服。
因此,演讲稿(论文)举振奋人心的个例就够了,但教科书(科普)需要举普遍存在的真理。
就像诊断一个人是否患有肝病首先要看面色是否发黄,主诉有没有乏力感,而“前天我打了个喷嚏”这样的症状似乎只是个偶然,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而《说医不二》中的例证少、缺乏大数据,甚至离题万里。这样写的结果是受众接受了知识但未必信服,即便信服也未必记得住。就算记住了知识,可知识本身的正确性就值得推敲。
因此,这样的科普从某种程度上讲,亦是失败的。
在行文过程中,衡可以理解为深度
篇幅合适、例证恰当,但是深度够不够呢?
柴静在《看见》一书中写到了一个细节,讲的是她刚出道的时候做了一期关于剖腹产的新闻。
我自己联系好医生、生孩子的人、社会学家,约好演播室,化好妆坐进去……现场采访只录了三十分钟,谈完剖腹产怎么不好,就顺利结束了。
那期节目完成后,柴静自己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在纸上编完稿子,让同事帮忙剪片子送审,自己去外地耍了”。可片子的审核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陈虻在会上公开批评我:“你告诉人们剖腹产是错误的,自然生产如何好,这只是一个知识层面,你深下去没有?谁有权利决定剖腹产?医生和家属。怎么决定?这是一个医疗体制的问题。还有没有比这个更深的层面?如果你认为人们都选择剖腹产是个错误的观点,那么这个观点是如何传播的?人们为什么会相信它?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的层面,越深,覆盖的人群就越广,你找了几个层面?”
“找到了几个层面”,简单来说就是知识的深度够不够。
做新闻如此,写书亦是如此。
每一个知识,对于不了解它的人来说,都是“新闻”。既然是新闻就要有新闻的态度:真实。
前面也说了,科普文可以类比于教科书,所以它除了真实,还要具有权威性、需要有深度。而且这个深度不是拗口的专有名词堆砌,也不是晦涩难懂的科学术语,而是化繁为简、融会贯通后的家长里短。
就拿中医举例子:“古人有言:‘早上吃姜如喝参汤,晚上吃姜赛过砒霜。’”这样的写法就没有深下去。
- 古人是谁?
- 理论出自哪本书?
- 有没有对应的例证(医案)?
- 吃得不对能导致什么毛病?
- 如何造成的结果,从五行能不能解释?
这些说清楚了,就可以成为一章,甚至一本书都可以写出来——只要知识足够丰富。而在我阅读《说医不二》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作者抛出了一个又一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的解读却只是浮于表面。
如此,科普也是失败了。
早几年的时候,母亲经常会在地摊儿上买一些所谓的养生书。什么《食物相克相宜》啊、什么《食物最佳搭配》啊、什么《全民养生》啊之类的。且不说那些书是否具有权威性,就说那些晦涩难懂的数据、各种酸、各种素就让人头大。
于是我就想,如果我懂医学,一定要写一个足够科普的书、一个足够通俗的书、一个只要识字就能看懂的“大众医学”!
可是现在,我有了新的观念——科普文章,科学为根本,普及为目标。
而想要科学,就必须把握好度量衡,想要普及,就必须做到深入浅出。
****而后者,需要足够的阅历与知识积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