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秦巴汉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问路本来是一件寻常事,你我都会遇到过经历过。但问路也是有学问的,可皆大欢喜,也可能生气坏心情。
我今天出门遇见一个问路的女人,四十多岁的年纪。碰巧她问的地址我知道,我就告诉她了,她听了以后没有表示感谢,而是怀疑地看着我说:“我刚从你说的那边过来,我怎么没有看见?”我突然感觉自己像个坏人。
我无语,无端被怀疑很是闹心,又不想与她理论,就与人为善地说:“反正我知道就在那里,要不然你再问问别人吧!”
她听我这样说,直接转身就走,我看她去拦了另一个路人问路,那个路人好像不知道,直向她摆手。
她这样问路又怀疑,也不怎么礼貌,徒增烦恼又浪费时间,真是什么样的人都有。
由此事,我想到了如下有关见面问路的事,也算排解一下心情吧。
问道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最遥远: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就站在我面前,我却看不见你!
最无奈:知道的不说,不知道的乱说。
最礼貌:请问_告知_理解_谢谢_不客气。
最热情:带路。
最哲理: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鲁迅
最无礼:网上:那个老娘们,去医院怎么走?
最神奇: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唐代贞观年间,博陵有个形貌俊秀、颇有才华的年轻人叫崔护,他参加科举考试,考上了进士。清明节这天,他一个人去长安城南门外郊游,偶然发现一户庄园,房舍占地一亩左右,园内花木丛生,静若无人。
崔护走上前去敲门,有个女子透过门缝里看了看他,问道:“谁?”崔护说了自己的姓名,说自己口渴。女子进去给他端了一杯水来,然后打开门,让他进去坐下。她一个人靠着小桃树静静地站在那。崔护见她姿色艳丽,神态妩媚,极有风韵,就跟她搭讪,可她只是默默不语。两人相互注视了许久,崔护起身告辞。送到门口后,女子像是动了情,默默回到屋里。崔护也不住地回头看,然后怅然而归,再没去过。
到了第二年清明节,崔护忽然想起那个女子,思念之情无法抑制,于是直奔城南去找她。到那里一看,庄园依旧,但是大门已上了锁。崔护便在左边一扇门上题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过了几天,他又来了,还是来寻找那个女子。这次,他听到门内有哭声,于是敲门询问,一位老者出来说:“你就是崔护?”崔护答道:“正是。”老者哭着说:“就是你杀了我女儿。”崔护大吃一惊,不知所措。
老者说:“我女儿已经成年,知书达理,尚未嫁人。自从去年以来,经常神情恍惚、若有所失。那天陪她出去散心,回家时,见在左边门扇上有题诗,她读完之后,进门就病了,最后绝食数日死了。我老了,只有这么个女儿,迟迟不嫁的原因,就是想找个可靠的君子,如今她竟不幸去世。这不是你害死她的吗?”
说完他扶着崔护大哭。崔护也十分悲痛,请求进去哀悼亡灵。女子躺在床上,崔护抬起她的头放在自己腿上,哭着说:“我来了。”
没过多久,女子竟然睁开了眼睛。半天后,她就完全恢复了。老者大喜过望,将女儿许配了崔护。
最传奇:
公子王孙逐后尘,
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
——唐:崔郊《赠婢》
唐末范摅所撰笔记《云溪友议》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元和年间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丽,与崔效互相爱恋,后却被卖给显贵于頔。崔郊念念不忘,思慕无已。一次寒食,婢女偶尔外出与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赠婢》。并常常来到于府外守候,希望再见到绿珠。后来于頔读到此诗,便让崔郊把婢女领去,传为佳话。
王安石路过姻缘:
王安石20岁时进京赶考,元宵节时路过一地,一大户人家悬灯出题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不会答,却记在心中。
到京后谁知主考官所出之联竟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提笔就以招亲联作答,得中进士。
衣锦还乡时发现那联居然仍在,王安石便又以考题联作答,竟又得了个漂亮媳妇。
看来,以上几个故事,用成语一见钟情,思念成疾,才子佳人,成人之美,都可以概括,但又都与见面问路和姻缘有关,且都是美好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