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半月在家,平均每天12点入睡。这绝对不是正确的作息习惯。
人总是被短期的利益所迷惑,而无法看到长期利益。譬如,熬夜。
「用着最贵的眼霜,熬着最深的夜」,这句话送给我,可算是十分的贴切了。
要说熬夜的坏处,什么熬夜长黑眼圈啊,熬夜长眼角纹啊,熬夜皮肤变粗糙毛孔变大肤色暗黄啦!我能说出来一大堆。
可是有什么用?早上不想起,晚上不想睡。
每天起床立的 Flag,就是晚上用来打脸的。
为了取得反熬夜大作战的胜利,今天我要对自己一天的安排,作出如下调整:
01
每天晚上12点之前赶 DL 日更,调整为上午早饭之后午饭之前完成。
如此,一方面可以消除每晚睡前的日更压力,另一方面也不会把对阅读量和当日钻贝的焦虑留到睡前。
02
晚饭后一小时,立刻完成洗漱活动。
如此,可避免睡前太多任务累积,导致拖延症发作。
03
把刷微博的时间安排在晚饭后。
如此,既可以完成每天刷一刷微博的执念,也可以了解一些感兴趣的信息。其实这一点的困难最大,毕竟睡前一大执念跟皇帝看奏章一样,总想要阅尽天下事,刷无可刷了才愿意放下手机。
这也算是信息时代的一大焦虑吧。我给它取名为,「信息焦虑」。
对抗「信息焦虑」,我暂时还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但是,把这种焦虑感提前,并适当缓解,还是可以尝试的。
04
八点到九点之间,开始早睡心理暗示。
具体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关电脑,放下手机看纸质书,做瑜伽,冥想,听音乐。总之一句话,下线。
Offline is the new Zen.
今天就来尝试一番。
上午发表一篇文,完成今天的日更任务。如此,不但可以缓解日更压力,下午用大番茄时间管理法,工作、阅读和写作练习后,说不定还可以再发一篇文。
就这么愉快地决定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