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近思录读书笔记37

近思录读书笔记37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4-12-27 00:05 被阅读0次

治学之细工夫(18-27)

2.18

(《河南程氏遗书·元丰己未吕与叔东见二先生语》《谢显道记忆平日语》)孟子才高,学之无可依据。学者当学颜子。入圣人为近,有用力处。又曰:学者要学得不错,须是学颜子。(有准的。)

伊川说,孟子天纵英才,普通人很难从他身上找到学习的点。治学之人应该取法颜回,因为颜回比较接近于圣人,从他身上可以找到用功的着力点。普通学者要想在治学上有所精进,必须学颜回。

伊川先生的意思,孟子已经是圣人了,属于生而知之,安而行之一类,这种人,是上天的特殊造化,不是普通人能学的;而颜回比较接近普通人,属于学而知之,利而行之一类,普通人比较容易效法。而且他已经达到接近圣人的境界,以他为榜样,也是不会错的。

治学也不能好高骛远,须选择合适自己的榜样和目标。

2.19

(《河南程氏遗书·元丰己未吕与叔东见二先生语》)明道先生曰:且省外事,但明乎善,惟进诚心,其文章虽不中,不远矣。所守不约,泛滥无功。

明道先生说,治学者应该不要被各种礼文制度所羁绊,只要懂得什么是善,专注于在诚心上下功夫,那么他所做的事情即使还达不到中的标准,也差的不远了。治学者如果坚守的东西太繁杂,反而到处用力而劳而无功。

《孟子·尽心篇》云:“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可见,治学关键还是治心,注重个人的修养,而不是沉溺于研究如何做事的各种规则制度,穷于应付,反而不得要领。

“文章”一词,此处非著作之义,而与外事的含义差不多,大凡指外在各种行为的结果。

2.20

(《河南程氏遗书·元丰己未吕与叔东见二先生语》)学者识得仁体,实有诸己,只要义理栽培。如求经义,皆栽培指意。

明道先生说,治学者真正懂得什么是仁的本体,必须是自己内心真正具备,而不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要做到这一点,又必须时时注重探求事物的道理,做人处事要遵循道义,这样才能日积月累栽培仁体。比如研究六经的内涵,目的就是栽培自己的仁体。

2.21

(《河南程氏遗书·元丰己未吕与叔东见二先生语》)昔受学于周茂叔,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

明道先生说,过去在周茂叔门下求学的时候,老师总是让他找出孔子和颜回师徒的乐趣,找出他们为什么乐的答案?

首先,这里的乐,不是指情绪上的开心,而是指乐趣,更多地指向本性。

其次,我们来看看孔子和颜回到底乐什么。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那为什么乐呢?因为道在其中矣,而不是功名富贵和宴遊欢逸。治学者学习圣贤的经典,应该学这种求道的精神,而不是仅仅沉湎于文辞训诂。

相关文章

  • 近思录[37-39]

    37.昨天(9月29日)下午至海沧进修学校。办完事拐至附校校长室找老戴吹牛。他正忙。我没打扰他,到张老师办公室喝茶...

  • 近思录

    时隔两个月,再次回到了久违的家中,神奇的是,任凭时光流淌,岁月如梭,它给我带来的这份熟悉,从未改变,也从未...

  • 读《近思录》

    《近思录》,儒家经典,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七部基本经典之一。(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坛经,近思录),朱熹、吕祖潜编...

  • 20210905近思录

    凡观书不可以相类泥其义,不尔,则字字相梗。当观其文势上下之意,如充实之谓美与《诗》之美不同。

  • 日思录37

    在新年之初写下每周更新一篇周记的计划,但离周末越近越有负担。总是在开始之前打退堂鼓,找各种理由拖延最后不了了之,宁...

  • 【37】日思录

    4.21 1.扩积极词汇 grip a.to have a strong effect on someone or...

  • 近思录之四

    1. 某:有些人的反民主的论调无非是说:有人淹死了,所以绝对不能游泳!这种论证根本就是蠢货的逻辑! 磨牛沙:更多人...

  • 近思录之三

    1. 相声的精神不在讽刺,而在调侃,肆无忌惮的调侃。 2. 某些计量史学,我看像是会计专业做出来的。 ​​​​ 3...

  • 近思录之五

    1. 2017年读书不超过30吧?第二次失败,不,是第n次失败。我得不到使我提升的环境,依然是土法炼钢,创造了一二...

  • 【每日读书】近思录

    推荐语 梁启超先生言,“读此书可知程朱一派之理学,其内容何如” 程朱理学是我国思想史发展重要的环节,其上继隋唐佛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近思录读书笔记3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die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