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生活
【毓秀红林】||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使用调研报告

【毓秀红林】||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使用调研报告

作者: 毓秀红林 | 来源:发表于2022-10-10 21:46 被阅读0次

标题: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使用意见及建议的调查报告

摘要:统编教材已经落地教学一线,研读实践一段时间,为保证教材的稳中出新,更加适教适学,落实问题导向的教材修订思路,我县语文学科汇集各方智慧,就教材整体结构体例、单元组合、内容板块等宏观、中观问题进行调研,撰写出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使用意见和修订建议。

调研对象:全县大部分语文教师和学生

调查结论:

一、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反思

1.读写没有完美的结合,阅读与写作无法实现统一。

从总体来看,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每个单元都涉及阅读和写作两部分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考虑读写的有机统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运用中,为了强化学生的记忆,部分教师仅仅注重阅读环节,对于写作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能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比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所阅读的内容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而写作环节则是需要学生学会仿写,但是在真正的教学中,教师只是把《社戏》、《回延安》这两篇课文进行详细地讲解,然后就草草了事了,致使学生失去仿写的机会。今后教学中更应重视并落实读写结合。

2.针对某些课后习题有敷衍了事之为。如:湖心亭看雪课后练习一:因教师分辨不出参考答案解析中的“几个写景角度”,就对此题含而糊之,甚至干脆放弃。还有教师自认为有些参考答案的解析太“啰嗦”就擅自大量删减,有可能会因此而导致学生的思维没能真正得以训练。

二、具体的修订建议

建议一:优化课程内容板块的组合编排。

1.关于古诗文的编排。(1)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3篇,古诗词3首;而九年级下册文言文7篇,古诗词9首。在九年级下学期面临中招考试复习,加之如此多的古诗文学习篇目,学生的记背量较大,能否两册教材均衡编排。(2)七年级上下册文言文课后适度增加同类文比较阅读。(3)八九年级诗文重组和,如《行路难》《十五从军征》《水调歌头》放到七年级学习,因为这几篇诗文相对来说理解着容易,七年级学生学习也能接受。(4)八年级上册的《孟子三章》是议论文体裁,而议论文的鉴赏知识是在九年级才学习的,可否让相同体裁的古文和现代文编排在一起。(5)八年级下册《大雁归来》放到逻辑说明文中,文体特征容易混淆。(6)《伯牙善鼓琴》是否能够编入合适的位置,部分课外古诗词,例如《无题》可移入课内。

2.增加知识补白。(1)名著导读部分,除了读书方法指导外,可否加入一些明确的阅读计划的指引和阅读活动的设置。(2)自读课文,每篇文章都留出写旁批的空间,增大页边距,便于学生加批注和作笔记。读读写写的字体,稍微有点小,行楷字的笔画学生看不清,可以将字格放大一点儿,明确笔画的走向和演变过程,便于学生临摹。空着的格不知道是什么用的,临摹一遍不够用,空着也怪可惜的。加拼音的话也不大方便。能不能改变一下形式,更利于学生临摹。(3)写作教学,统编教材提供的写作知识较为空泛,缺乏写作指导的针对性。如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诗歌“活动·探究”的第三个任务“尝试创作”,提供了创作诗歌的三个知识:“写诗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意象来抒写情志,更多的时候二者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写诗,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写诗还要注意节奏”。这三个知识是对诗歌创作的要求,而不是对真实的写作实践的指导。是否可以构建过程与活动互见的教学模式,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

3.关注教材与生活的联系。七上的《春》不论从时令上讲还是文章的语言魅力以及对写作的指导意义上看,如果排在七下去学习会更好,更能体会到文章的语言、思想魅力及写景抒情的技巧,也可以提升写作能力。

4.加强教读课与自读课之间的关联。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生通过学习精读课文《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明白了人物叙事类文章要注意叙事线索和叙事方式,但《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在叙事方式上与前两者有明显差别,学生不可能用学到的叙事方式来解读。

建议二:完善课下注解。1.在古文中,对于一词多义的词语、多音字等可否在课下注释中明确标注。如“绝”字,在“猿则百叫无绝”“天下独绝”“沿溯阻绝”“绝巘多生怪柏”中不同的意思。再如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脱我旧时裳。”“裳”的读音和八年级上册《三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裳”读音,古代读cháng。2.有争议读音的字,可否在课下注释中明确化。如“骑”字,在“燕山胡骑鸣啾啾”“翩翩两骑来是谁”“萧关逢候骑”中分别怎么读?又如“斜”字等。

建议三:再落实作文指导关于作文的写作训练,每次作文能否多提供一些作文题目或者写作材料,针对同一类写作训练可以多进行几次,加强写作指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毓秀红林】||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使用调研报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fa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