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七十七天》:横穿羌塘,跨越内心的荒芜

《七十七天》:横穿羌塘,跨越内心的荒芜

作者: 雁宸 | 来源:发表于2017-11-12 01:32 被阅读842次
图片源于网络

文by雁宸

图|网络

1

“羌塘。广义上涵盖藏北、阿尔金、昆仑山、可可西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是高原的高原,世界屋脊的屋脊,也是人类生命禁区。
这里地形复杂,地貌奇特。由于天气奇寒,风沙剧烈,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0%,因此这里根本不适于人类居住。在以前西藏农奴时期,如果某个农奴躲过追捕胆敢逃到此地,那么奴隶主便视他为自由人,从此摆脱奴隶身份。
当然,这个农奴的下场已是九死一生。
它是世界独有的超级荒原,也是最顶级探险穿越线路,成为自由探险者的最后追逐之地……”
――《杨柳松七十七天成功走出羌塘无人区,而李聪明却将生命永远留在那》七爷hyolee

从预告片公布开始,我就开始注意这部影片,不仅是因为它壮美的高原荒漠之景,剧中主人公那种为梦想不顾一切勇闯羌塘无人区的胆量更是深深地吸引了我。

世界上最顶尖的探险者都是选择纵穿羌塘,而剧中主人公却选择横穿无人区,没有后援,只靠一辆自行车,一些简要的装备和并不富足的干粮。

“羌塘”,在藏语里的含义是“北方的高地”。横穿羌塘过程中,会面临高寒缺氧,凶猛野兽,如野牦牛,西藏棕熊,成群结队的狼,西藏雨季时的洪水,荒漠中的沙尘暴,还有一切不可预知的危险,这些随时都可能要了他的命。

他去拉萨请教对羌塘研究较为透彻的老伯,老伯一脸愤怒地告知种种无人区的危险因素,可他还是选择义无反顾地前行。

喝用油炉化的雪水,吃一定量的干粮,穿越高寒缺氧的无人区。

离队的野牦牛朝他进攻,野狼在荒原上追赶着他,巨大的棕熊围着他打转。体力透支,周围仅有的水源也是高浓度的盐水,根本无法饮用,无奈,他只有以尿解渴。

被冰冷刺骨的融雪性洪水拖着走,被沙尘暴卷走了所有的装备,他只身一人行走于荒原,没有任何保护自己的装备,除了一只小狼崽。

在他自身境遇危急的时候,他救了一只被困在洪水中的小狼崽,即使以前狼群无数次地伤害过他,但此时对于生命,他更多的是敬畏,不仅包括人类,也包括动物。

空旷的高原,被白雪完全覆盖,他躺在空地上,做着属于自己的梦。不料远处成群的狼向着他冲来,小狼崽拼命地咬着他的衣服,摇晃着他的身体,他还是没有醒来。屏幕突然变黑,转而我看见了他和小狼在无人区的空地上跳舞,向着蓝的透彻的天空,向着周围的荒地。我看见蓝天从轮椅上站了起来,准备迎接远处归来的他……影片在此戛然而止,我松了一口气,还好他走出羌塘了,蓝天的脚竟然好了。

2

“活了半辈子,我就想干一件自己想干的事,就像那句话,很多人三十岁就死了,等到八十岁才埋,我就想让自己觉得,自己还活着。”

蓝天是一个乐观坚强的女孩子,在冈仁波齐拍星空时摔倒导致胸椎受损,以致高位截瘫。

蓝天第一次听见他要横穿羌塘时,说了这样一句话:“要是我的腿能走,我也去。”

蓝天的乐观让他对自己的行为更加坚定,他的所做作所为让蓝天想起了以前的自己,还有那些被轮椅限制的梦想和远方。

在他的帮助下,她看到了珠穆朗玛峰,看到了冈仁波齐,看到了她一直想看的风景,到达了她一直想去的远方,更重要的是,她突破了内心的那片荒芜之地,找到了内心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朋友问,你说他最后走没走出来。

我疑惑,难道没走出来吗。

朋友说,身无寸铁的他被狼群围攻的他怎么走出来,蓝天的腿应该也没好。

我恍然大悟,原来,这美好的一切都只是幻想。

被狼群逐渐逼近的他,与狼崽共舞的;已经高位截瘫的蓝天,从轮椅上站起来的蓝天。画风截然不同的两个场景,完全相反的两种结局,你该怎么看?

我突然顿悟,不是你该怎么看,而是你想怎么看。你认为他走出无人区了,他就是走出了;你认为她站起来了,她就是站起来了。

很多时候,不能只看表象。他徒步七十七天穿越无人区,征服着杳无人烟的羌塘,突破了自己的极限,已经得到了除身体之外真正的自由。她看到了珠穆朗玛峰,再次观赏冈仁波齐的星空,突破了内心的那片荒芜之地,找回了从前那个无拘无束的自己,已经得到了除肢体以外的自由。

3

“人生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着。”

有人说,难道穿越羌塘才能真正证明一个人是真正自由吗?

我想说,影片最后出现了一条令人不安的文字描写:

2010年,杨柳松首次尝试徒步横穿羌塘无人区
2014年,李聪明在横穿羌塘无人区时于可可西里勒斜武旦湖失踪
2016年,吴万江历时52首次完成了羌塘无人区的横穿路线

接下来屏幕出现了生命可贵,探险需谨慎类似的提示语,刚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主人公都跟着自己的内心去横穿无人区了,为什么反而还让我们且行且珍惜?

后来我也明白了:此次影片确实是根据杨柳松真实故事改编,而且杨柳松确实成功横穿无人区,但是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探险者失踪的惋惜与恐慌。

如果说观影者从这部影片中的体会到的仅仅是对无人区的好奇,如果说这部影片激起的仅仅是驴友和探险者们对横穿羌塘的渴望,那我觉得你们应该没有真正理解这部影片的背后意义,也并非这部影片拍摄的初衷。

就像江一燕所说的,这条路很壮美,并非你敢走。

其实,也没让你真正去走这条路。杨柳松走这条路是因为他已经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为了证明给谁看。你呢,你是想走这条路还只是一时的好奇?

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探险家,也没必要深入无人之地去追寻那种周围只有天地和自然的自由。对我们来说,生命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突破内心的荒芜,得到了你想追寻的生命的感受,就是真正的自由。

爱探险爱旅行的人从来不会鼓励周围人一门心思地浪迹天涯,因为只有真正体验过,才知道过程有多苦。

没必要把远方当灵魂的归宿,没必要把旅行当自由的象征,一味盲目地出行是对自由的误读,更是生命的蔑视。

现在,你仔细想想:你在做什么?你想要什么?你做的事和你想的事一样吗?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羌唐,里面藏着我们的梦想,但是它高寒,它缺氧,它里面有猛兽出没,还有沙尘暴,有洪水……你一旦踏上这片无人之地,你将面对许多不可预知的危险和意外。你会怎么做?走?还是不走?

摸着你的心,问问你自己,这是不是你想做的事?做这件事时的你是不是最快乐、最自由的?

不管你怎么想,我不想让我心里的那片田荒芜,我想证明我还活着,还能够为自己活一次。


day87  [第二期―100天写作打卡训练营]正在进行中,为我加油吧!

相关文章

  • 《七十七天》:横穿羌塘,跨越内心的荒芜

    文by雁宸 图|网络 1 “羌塘。广义上涵盖藏北、阿尔金、昆仑山、可可西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是高原的高原,...

  • 远方和自由

    ——记《七十七天》观后感 《七十七天》取材于杨柳松徒步横穿羌塘无人区和高位截瘫女摄影蓝天的真实经历。 羌塘——藏语...

  • 去他妈的命运——《七十七天》

    作为中国首部极地冒险电影,最高程度还原主人公77天横穿羌塘无人区的真实情况。 《七十七天》的拍摄地点是羌塘,羌塘的...

  • 《七十七天》|解析当代青年普遍缺失的探索精神

    电影《七十七天》,讲述了一个对生活感到迷茫的人,决定听从自己的内心,历尽艰险77天,独自一人横穿羌塘无人区的故事。...

  • 七十七天,横穿羌塘

    羌塘,这个“世界屋脊的屋脊”。本身就带有众多神秘的色彩,无论是“生命禁区”的它,还是“无人区”的它,都令人敬畏。正...

  • 电影《七十七天》生命的华丽

    电影《七十七天》讲述了男主人公历经七十七天独自横穿西藏北方无人区——大羌塘的故事。电影里没有超酷的动作场面,没有柔...

  • 一个人的盛宴

    杨柳松七十七天孤身横穿藏北羌塘无人区,之后写成了《北方的空地》。赵汉唐亲自执导,历时三年,改编成电影《...

  • 羌塘 羌塘

    羌塘 羌塘 ——致敬《七十七天》 我曾有个梦想 和你穿越羌塘 天边雪山圣洁 眼前碧波荡漾 羚羊矫健飞越 雄鹰自...

  • 空白的精彩

    早就听说有人要把《七十七天》搬上荧幕,很有些期待。 早在2012年,便听说了杨柳松单人无后援77天横穿羌塘的事儿。...

  • 42

    出差在外,睡不着。看了一部前天爱人下载好的电影,《七十七天》,骑行,横穿羌塘无人区。电影拍得好!故事讲得也不错。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十七天》:横穿羌塘,跨越内心的荒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fn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