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学校阶段性学情检测告一段落。
“同学们,这次练习做得还顺手吗?”
“其他还行,作文那叫一个难哪!”
“就是啊!没法下笔呀!老师!”
“诗意!诗意!我懵了,老师,不理解呀!”
……
周五晨读课上,孩子们集体向我诉苦!练习中的文题是《多一些诗意》,看着孩子们一头雾水、满脸无奈的“痛苦”表情,我决定临时更换教学内容。
“好吧!语文老师对你们表示同情!估摸着这次作文要全军覆没了。那今天这节课我就和大家谈谈这篇作文如何来写吧?”
“好!”孩子们异口同声。
我便开始我的习作指导:从立意、构思、选材等方面铺陈开去。写作此文,首先是选材独到,凸显“诗意”。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充满诗意的好素材:信步之中有“柳暗花明”的诗意,读书之中有“欣然忘食”的诗意,赏菊之中有“欲辨已忘言”的诗意,品酒之中有“对影成三人”的诗意,登楼之中有“其喜洋洋者矣”的诗意,听雨之中有“应是红肥绿瘦”的诗意……这道作文题选择的素材可谓宽广丰富,生活中、学习上甚至旅游时的素材都可以写。
而真正体现出文章层次高低之分的,是对“诗意”的理解。较浅的立意,比如有意境、有意思、有乐子等;较好的立意应该写到“理趣”,比如精神的收获、思想上的转变、心灵的感悟等。说得更直白点,“诗意”存在于生活中,只要我们能放慢脚步欣赏沿途风景、静下心来品味生活百味,你就会发现身边无处不充满“诗意”。
其次是细节出彩,构思精巧。在行文中,对于凸显生活中诗意的细节,一定要精心打造。我们不妨展开想象,善用修辞,立体呈现充满“诗意”的美好境界,形成全文的亮点,给人一种如临其境之感。在构思上,我们也要精巧布局。我们可按“缺少诗意→发现诗意→领悟诗意”这样的方式来行文,还可把往昔与现在的生活进行对比,在有无诗意的对比之中,凸显文章的主旨。特别是要妙用写作技巧,使文章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孩子们的神情略显轻松,心中似乎有了点眉目。
“同学们,保持一颗诗意的心,想办法发现身边的美,在美景美食等东西的感染下让自己内心放松,保持平静的心态。”
“诗意其实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只看你是否能慢下脚步,静下心来细细观赏。无论是乡间生活,还是看日出美景。无论是繁忙,还是悠闲,都有一片诗意。”
“不妨让生活多一点诗意,驻足细赏流云变幻;不妨让生活多一些诗意,撒野奔跑在乡间小路;不妨让生活多一点诗意,铺毡酌酒赏雪景;不妨让生活多一点诗意,与民同乐同出游……”
“同学们,不妨放慢脚步,去细看身边世界,原来一片诗意!”
一堂写作指导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