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作文,看得头晕眼花,觉得打动人的文章实在太少,无病呻吟的文章颇多,喊口号的占了大部分。
犹记得几年前高考改作文,广东的作文套作明显,背几篇“好文章”,这些文章的内容感觉放哪里都行,到了考场,不管题目是什么,开篇后都把话题引到自己背熟的文章上,结果,相似的文章太多,无真情实感的文章太多,无病呻吟的文章泛滥。
还记得有一年高考,说考场作文,“死爹,死妈,死亲人”的文章占了很多,自身有残疾的也占很多。最经典的是讲到自己四肢残疾,家里困难,最后自己身残志坚,取得好成绩……
此文章惊动了当地的某领导,特意前去慰问,哭笑不得的是毫无此事,那作文纯属虚构,目的是博得改卷老师的同情,从而获取高分。
然而,几年过去了,广东卷也已经用全国卷替代,但学生的作文依然真情实感的太少,这跟老师的指导是否有关?动不动喊口号,动不动罗列名人名言,不管适合否!这是否与老师平常的指导有关?
我喜欢孩子表达真实的感情,哪怕语言比较平时也更能打动人!我也期待老师在平时的作文指导中别过于功利,相信真情实感才是一个人,一篇文章最应该有的品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