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潜心钻研美学思想,收获很多,过段时间分享。那同时聆听频率最高的莫过于刀郎新专和薛之谦的专辑,以及心心念地个人演唱会,好不快乐矣。
演唱会结束后,连续多日沉浸其中,后劲十足,以至于今天决定写下来一点东西。
我们为什么会追星,或者冠冕堂皇之,我们为什么会喜欢一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又在实际生活中,给自己解决不了问题的泡影呢?
思考再三,我得出的结论是人格。
话要从哲学的起源希腊谈起,希腊大哲学家,比较有名气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等。为什么是他们三个有名气,是因为他们给后世留下的是巨额精神财富,在你遇到困难时,没有哲学讲不通的理,这便是哲学所赐予世人的能量,即人格。
人格,大意是说人的性格或者人的格局等。当一个普通人具有一定的性格和格局时,他的人格一定是光芒的,影响着与他接触的所有人。在几百年前一个人只爱一个人,而在几百年后一个人却可以爱一群人。不对,谈爱有点活该,这里该填的词是喜欢,几百年后可以心猿意马的喜欢,今天喜欢明天喜欢,总之每年都不同,只要还能接受到最新讯息,我们就可以对这泡影无数颠倒。
说回“泡影”本意,一种转瞬即逝,如泡沫般的影像影响者杏仁核。
不过我对每次出现的“泡影”都格外谨慎,不是什么新电影上映都一定要去了解,不是什么新歌曲上线后就一定要听,不是去到书店,看书名一见倾心就如获至宝扫码付款。
当思考成为一种本能时,泡影在我面前都成了“光环”,那是因为他们在我心中已经经过无数的筛选成为了鞭策我的能量,不过世人缺少的可能就是那种筛选吧。
即便光芒万丈,也依然要触碰洒在地上的一滩(痰)水晶。
世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8780/1aa4045800d29f3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