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语文教学要从“教课文”转向“教语文” 一一听“青蓝工程”月汇报

语文教学要从“教课文”转向“教语文” 一一听“青蓝工程”月汇报

作者: 刘俊果日知录 | 来源:发表于2019-11-24 20:50 被阅读0次

        我们学区自开展“青蓝工程”以来,所辖四所小学的七对结队师徒,不断进行教学教研切磋。师傅们诲人不倦,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认真地加以指导,徒弟们学而不厌,虚心诚恳向指导教师请教。可谓是师徒携手谱新篇,教学相长共提高。为了检验徒弟们的课堂教学水平,2019年11月20日——22日,我们学区如期开展了徒弟月汇报课活动,我认真聆听了七位青年教师的展示课。

        这七位青年教师分别上了一节汇报课,每位教师都十分珍惜这难得的学习、切磋、展示和提高的机会,在师傅的指导下精心备课、反复磨课、修改。汇报课上,青年教师们教态自然大方,教学思路清晰,语言简洁清晰,讲解耐心细致,师生互动较多,很好地展示了自身的课堂组织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基本功,七位授课教师在诸多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真是难能可贵。

      七节汇报课中有三节语文课,四节数学课。下面,我重点分析三节语文课:吴老师上的一年级语文《雨点儿》的第一课时,她的教学重点是识字教学,让学生会认十二个生字,从字的结构、读音、组词、偏旁等方面教识字方法,讲解详细、条理清晰。 邢老师上的二年级语文《雪孩子》第二课时,她的教学重点主要是分析课文,她设计问题,进行师生问答,抓住关键词进行朗读指导。冀老师上的四年级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第二课时,她教学重点是设计了一系列问题,通过读课文、师生问答来引导学生理解“中华崛起”的含义。

        语文课教学中,我感觉美中不足的共性问题是:她们在教学中更多地是“教课文”,就是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文章内容本身,如:文中出现了多少会认的字、写了什么内容、写的人或事怎么样了、为什么那样等,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会认这些生字,或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阅读教学中分段解读课文、讲评问题,这两项“重点”花费了大部分课堂时间,学生的收获仅停留在对课文故事情节或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上。

        而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项能力的综合发展。“教语文”的老师,会通过一篇课文,让学生学到语文知识或学习方法,安排具有针对性的听说读写训练,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双提升。所以,我想对青年教师说:“课文只是个例子”,请立足课标,从“教课文”转向“教语文” 吧。 

      那么,怎样从“教课文”转向“教语文”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转变语文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语文”观。二是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设计,一定要跳出“学课文”的窠臼,坚定地指向“学语文”。三是多让学生自主阅读,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给学生充足地阅读时间,引导学生多阅读,多进行整体感悟,以读促悟,以读促写,培养语感。教师烦琐的分析和讲解,有时返而会把课文弄得支离破碎,徒劳无功,适得其反。四是精心设计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实现乐学善学的“双学”课堂。课堂教学中不能仅仅是问答式的师生互动,更应该生生互动,进行体验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语文教师不能只会“教课文”,而更要会“教语文”,要能抓住语文的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己之见,权当抛砖引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文教学要从“教课文”转向“教语文” 一一听“青蓝工程”月汇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lr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