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行为上的表现,它也涉及到非常多的心理因素。我们有很多的心理活动,包括认知方式、思考习惯,还有我们对于自己的期待,其实都不太符合自控力的原理,如果任由这些不合理的心理活动来支配我们的行为的话,就会极大地消耗我们的自控力账户。
第一个误区叫作“目标释放效应”。它的意思是说,当我们达成了一个小目标之后,会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好像是已经完成了整个大目标了,接下来好像就可以放纵自己了。结果我们可能做出背离自己最大利益的,甚至是和你原初的目标背道而驰的行为。
比方说“昨天已经减肥一斤了,今天就可以大吃大喝了”,或者是“这周已经坚持6天早睡早起了,今天晚上可以熬夜了”,还有“今天已经吃过蔬菜沙拉了,接下来就可以吃冰淇淋了”,结果吃冰淇淋摄入的热量比平时不吃沙拉的那一天还要多。
应对这种心理误区的方法是,咱们要注意,不能把支持目标实现的行为误认为是目标本身。不是说你做了一件和你目标一致的事,比方说你买了很多书,就等同于你已经拥有这些知识了。你可以留心观察一下你自己,是否会因为做了某些积极的、值得称赞的小努力,就忘了自己真正的大目标是什么?
第二个心理误区就是“明日复明日”。是我们常说的,“今天吃饱了,明天才有力气减肥”“今天再最后放纵一晚,明天就开始自律”。一个人明天最大的概率,就是和他今天过得一样。我们之所以会有“明日复明日”的心理,是因为我们人在心理上常常会觉得,明天的自己或者明年的自己一定比今天、今年的自己更好。
第三个误区叫“光环效应”。关于自控力最常见的光环效应是什么?就是那些所谓的健康食品,比方说无糖饮料,“零糖、零脂、零卡、零反式脂肪酸”对吧?有时候我们一看到这样的字眼,就很容易盲目地就想去购买。这些产品很大程度上都是利用了人们对这些词的光环效应的心理。可能它确实是零糖零卡,但是它有很多添加剂和甜味剂,或者它标注了健康食品,但是它的营养成分可能很低,我们却往往被它单独打出来的一个标签洗脑了。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这些宣传和光环误导了
第四个效应叫作“失贞效应”,就好像是失去了贞洁之后,就没有了自己最初的完美的形象了,就更加随波逐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