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讲写作: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阅千文而后下笔”。参考材料作为我们写作的曲和剑,是我们生产创造的原料,没有材料的写作就是无水之源、无米之炊。
作为刚入门的国企公文从业者,第一步就是要加大材料收集与整合的力度,完成“阅千文”的原始积累,这样无论遇到怎样的突发写稿任务,都能做到有备无患、心有底气、游刃有余。
那么如何才能收集到对自己有用的材料?
一、材料来源
现在搜索引擎发达,海量信息充斥眼球,但我们所需是有限的,资源过多反而造成信息泛滥,选择恐慌,增大了选择成本。如何在无限之中发现有限?需要提前框定范围,进行指向性搜索。
写稿子涉及到三个素材基本不变,一是本单位的发展情况;二是相关的大政方针政策;三是行业稿件动态。为此,入门就应该先从这三方面积累入手。
1
了解单位发展动态和领导战略意图,以下是最基础的4个入门材料:公司党代会发言稿、“四会”讲话稿(党委书记讲话、董事长作的年度工作报告)、年中/终工作会总结发言稿、长效制度文件。
年度工作报告经过了各业务部门精雕细琢,吸取了各方面意见,具有精要、规范。权威等特征,因此要采取精读的方法,仔细体会报告中“分析概况、叙述评议、归纳总结”,这部分内容在来年所有的场合的写作,都能用得上!
要拿不同年份的工作报告、讲话来对比着看,掌握变化部分内容,避免少走弯路,及时跟上领导意图。针对报告讲话中新出现的概念、名词,必须要去查阅,掌握来龙去脉。
而长效制度文件,是公司发展战略在管理上的具体呈现。熟悉掌握了制度文件的横纵布局,就是摸准了领导的施策意图,提取凝炼制度文件的核心,肯定能撞到领导的G点上。
2
大政方针是指对党中央、上级党委所引领的政治方向和中心任务。这是多数公文开头处习惯引用的素材,对大政方针的熟悉程度,决定着材料的起点高度。
现在很多单位办公室都订有地方党报《**日报》,这是了解地方党委政策执行情况最灵敏的风向标。处级以上单位,就要重点翻阅《人民日报》,如果觉得量太大,每天能坚持细读一篇时评,也能达到较好效果。
而最重要的,是要设法拿到本系统上级单位相关的重要讲话、专题研究、调查报告等综合性强的文章。这些高质量的内容,“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分析形势、部署任务、明确方向”,“谈认识、讲措施、提要求”,内容广泛、全面、深刻、现实针对性强,对提升我们逻辑梳理能力有极大帮助。
3
及时了解行业内稿件动态,知道别的单位现在是怎么写这个材料的,心中才有底气交稿。
百度搜索稿子来学习参考,总是下载到一堆低劣的素材资源。到底哪篇稿子质量高?到底哪个稿子才具备行业代表性?
写稿时间成本这么高,关注“国企公文”公众号,就能事半功倍。本公号根据国企工作进程,定期分享的优质稿子,极具参考性、代表性,是国企行业稿子动态的指向标。关注了本公众号,相当于得到了写稿素材法宝,这里是国有企业公文写作素材的自留地。
二、材料处理与运用
第一,善做笔记,要吸收材料而不是占有材料。
材料收集的目的是“阅千文”而不是集邮式地“攒千文”,机械式摘抄最终只会劳心劳力却一无所获。即使生搬硬套用上了,文章也会暴露出东施效颦不协调的怪异。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公文工作祖传真理,即使在电子设备普及率极高的现代社会依然适用。毕竟刚入门,基础工作基本步骤不能省。
遇到好的材料,要抓紧时间深入阅读,分析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及写法,把精彩语句摘抄一遍,同时注明出处和作者,方便回头重温翻阅。
但最重要的一步不能漏,就是要把自己分析理解的结果记下来(注意,不能只是简单的摘抄),这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提升自己思想认识水平的快捷通道,这种通过借鉴别人智慧并转化为自己文字综合表达能力的摘抄,才是真正“据为己有”吸收材料。
第二,善于引用,推陈出新。
费劲千辛万苦找到的素材,当然不能只是用来压箱底,要时不时翻出来用。公文写作允许引用,恰当的引用是全篇文章的点睛之笔。
一是直接引用。如直接引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原话,直接引用党和国家制定的政策文件等文献资料,能增强文章论说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二是间接引用。属于转述性质,引用的内容可以不加双引号;
三是融会贯通地化用。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以自己的角度重新认识问题,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再次表达出来,此类化用既具权威传承,又有创新,是稿子最容易出彩之处。这也是文字工作者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蒋鸿礼先生曾说过“案头上的书要越读越薄,肚子里的书要越读越厚”,对刚入门的国企公文写作者来说,“阅千书”、积累沉淀,让肚子里的书厚起来,就是入门基础。以上方法略涉皮毛仅供参考,毕竟一个写手练成,快则三五年,慢则要七八年,而且仍需要大量举措反复综合磨炼。
感谢关注!
感谢点赞!
作者:老街讲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