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大家庭对于老家长的看管是轮着来的,每次轮到奶奶到我们家来住的时候,她总是吐槽着我们的各种各种不好,然后说着我四妈家的儿子和女儿,说着大姑家的女儿,他们各种各样的好。
当然,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不想听的,装作要做什么事情的样子出去,或者和妹妹说话,转移着自己的注意力。
我并不讨厌他们说的那些孩子,相反我们玩的也很好,我只是不喜欢他们口吻里评价性的语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我们可以像他们学习,但是我们终究成为不了他们,成为他们口吻中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就像我,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所以他们总是要求我像我四妈家的姐姐那样,多说话。可是,不管我怎么学都有一种东施效颦的感觉,她说出来的是这样的,而我说出来的却是另一种感觉,实在是别扭。
那些日子,感觉自己难受死了,见人不会说话,甚至都不想说话了,我一直在想,人为什么要说话呢,甚至我都怀疑自己有抑郁症。
后来,有一个朋友告诉我,其实人不会说话,只能说明那个圈子不适合自己,而当你面对一个合适的圈子的时候,你会发现再内向的人都会侃侃而谈。
并且她还为我举了很多例子,充分地证明着这个观点,我自然也能真切的感受到这个观点,因为我可以在她面前说很多很多的话,在别人面前却不可以,归根到底就是你们的圈子不一样,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人和人是真的不一样的,你有你的,而我有我的,评价方式有很多,但是家长们却常常只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来评价一个人。
我今生唯一一次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大概是考上市里最好高中的时候,自然会被说别人成绩好。
但我能考上其实也是一种偶然的运气,我的学习成绩也没有很好,而当年考上的人也有很多。
即便这样,在很多家长眼中,我都成为了学习好的代名词,成为了他们眼中的孩子。
其实,我不曾为了这个努力过,但是结果却是这样的。
我这才发现,其实别人家的孩子真的是一个无辜的存在,因为他们的本意其实就是做好自己的事,这或许是性格使然。也许,他能说会道,也许她上厅下厨,这都是他们自己所喜欢的,但却在不经意之间成了别人父母眼中的模范榜样,而他们或许也有着自己的模范榜样。
就是这样的,孩子的成长其实就是在对比来,对比去,我们常常关注着别的孩子的优点,却忽视了其实自己的孩子还是有优秀之处的,而这些优秀之处说不定就是别人眼中羡慕的地方。
我们就是因为不一样才叫我们,如果一样就是一个我,也许我们会有不足之处,希望你不要再说别人家的孩子了,请告诉我,然后我进行改正,如果你非要说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也请你顺便夸夸我。
网友评论
太经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