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个远虑是什么呢,这个近忧又是什么呢?二千年来,人们众说纷纭。在我看来,这个远虑就是高远之志。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任重,道远,是因为志的远大。远虑,就是为了远大的志,而深谋远虑,而负重前行。
近忧,就是狭隘的为一己之得失而忧。失固然忧,得,又患失,总之,总是患得患失,从而得失皆忧。这就是近忧。
有句话说,胜败乃兵家之常事。那么也可以说,得失乃人生之常态。得与失,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事情,也是我们要经常面对的事情。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它。得,不可得意忘形,失,也不乱了方寸。一个真正的有高远之志的人,就不会为了一事的得失,一物的得失,也不会为了一时的得失,一地的得失,而驻足悲欢,而忘记了迈出前进的脚步。乐而不淫,悲而不伤,正是我们对待得与失的最起码的心态。
并不是说,我们要视人生的得失为等闲,要视个人的得失为等闲。而是说,要看得高远一些,更高远一些。如果只是为了一己之得失而悲欢,就会觉得这事不可为,那事不可为,以致于天下竞无可为之事。如果看得更高远,那么,就会觉得,天下事,可以做的,可以入手去做的,大把多。心怀远大,事作于细,总能一点一点的去做,总觉得任重而道远,那么,又哪里来的近忧,又哪来的闲心思去患得患失。一个真正的践行者,不应该是这样的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