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学龄孩子,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遇见一位好老师!甚至为好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无数家长花费巨资,给孩子选学校,选班级。
我家俩孩子,只有我和木头两个上班族,没有老人或其他任何外援,人手的限制,决定了我们给孩子选学校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是否有名气,是否最好,而是是否方便接送。
幼儿园三年,考虑两个孩子的接送,我们选择了家门口的幼儿园,上学只需5分钟。后来因为不到上学年龄,毕业后换个幼儿园上学前班,依然就近,上学只需10分钟。
上小学时,无数人劝我小学一定要选择最好的学校。我犹豫了很久,最终依然选择就近上学,尽管,同一个家属院的孩子,几乎都在市重点上学。
学校就近了,总得选个好班吧?说实话,一是没这方面资源,二是也不想费这个力气,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每个人的标准并不一样,别人认为的好老师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这个也不一定。所以,我选择随遇而安,孩子上学六七年,遇见再大的事情,都没考虑过为孩子换班。
但庆幸的是,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小学,孩子遇见的老师或严厉负责,或温柔耐心,或幽默风趣,但都是极好的老师!在习惯培养、性格养成,知识启蒙等方面,都给了我家孩子非常重要的帮助!所以,无论是对孩子曾经的老师,还是现任老师,我都怀着深深地感激!
许多人认为是我家孩子很幸运,总能遇见好老师,但我认为,只有先做个好家长,才能遇见好老师。只要是好家长,就一定能够遇见好老师!
家长与老师,有点像同事,彼此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孩子,是教育孩子路上的同盟者。相处融洽和谐一定是双方的事,矛盾冲突也不会只是单方原因。家长好说话,老师自然易相处,家长若斤斤计较,即便遇见好的老师,也会在家长挑剔苛求之下,情绪多变,反复无常(不信可以试试,一个办公室的同事,是与宽容和善的人相处更让人愉悦,还是与抱怨挑剔的人相处更让人开心)。
那么,如何做一个好家长呢?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三点:
一、尊重、支持
许多人认为尊重老师就是对老师多用尊称,毕恭毕敬,甚至近乎谄媚,但这只是形式上的尊重,许多人,因为不敢得罪老师,不得不对老师保持恭维和礼貌,心里只盼老师能对自家孩子好。
真正的尊重,是从内心认识到老师对孩子的重要性,维护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激发和维持孩子对老师的热爱,支持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而不仅仅是言语上的恭维和小心。
帮助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是最基本的尊重。不要给老师说我工作忙,实在没时间管孩子,请老师多关照。自己的孩子自己都没时间管,老师还能怎样?
尊重老师的休息,下班时间尽量不要打电话,如果实在有必要打,说事儿之前请先表达抱歉。
尊重老师对班务的安排。不要说老师我家孩子内向请让他当个班长或小组长吧,老师我家孩子想参加某某活动,请给他一次机会吧……老师作为一个班的总负责,各项安排肯定都会考虑班级利益最大化,而不是考虑某个孩子的特殊需要。如果自家孩子有某方面特长或能力,自然会被老师看中,如果没有,强推出去,孩子收获的也会是挫败感,而不是成就感。作为家长,我们只需服从老师的安排,安抚自家孩子的情绪。而不能总希望老师照顾自家孩子,更不能把孩子未能参加某项活动的委屈和愤怒,归责到老师头上。
尊重老师对孩子的管教。孩子被批评了,多引导孩子考虑自己的不是,孩子被表扬了,多引导孩子感激老师的鼓励和欣赏。而不是动辄就因为孩子被批评就找老师不是,被批评一次就担心给孩子留下心理伤害。其实,有没有伤害都是自己的认为。被人骂一句,我们认为是伤害,那就是伤害,我们不当回事儿,那也就没事了。
二、理解、负责
现在的学校,一个班动辄几十个,甚至近百个孩子,老师根本管不过来,能维持基本的课堂秩序,保证班级正常运转已经不易,特别幼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还比较弱,我们在家管一个孩子都嫌累,老师从早到晚,面对几十个性格不一的孩子,要完成各种教学任务,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所以,我们在家照顾孩子的特殊性,在学校一定要考虑所有孩子的一般性。有困难尽量自己克服,而不寄希望于学校或老师。不要总给老师说,我家孩子挑食,请老师多关注,我家孩子性格内向,请老师多鼓励,我家孩子住得远,请老师多关注,我家孩子作业不细心,请老师多关照……话说老师哪有那么多精力,细微照顾每个孩子,而且,孩子幼小学阶段的任务,本来就是培养独立能力和学习能力,太细致的关照反而使孩子失去成长机会,所以,有困难自己解决,尽量不把问题扔给老师,这即是家长的责任,也给孩子树立了为自己负责的榜样!
其实,老师承担的只是一份工作,而不是为学生的全部负责。老师的职责仅限于按照教学计划,完成即定教学任务,同时尽量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老师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对孩子的一切,甚至未来人生负责。
理解了这点,我们就不会把无限责任加到老师头上。孩子的成长首先是家长的责任,其次是孩子自己的责任,老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导者,帮助者,却不是承担责任的人。假如孩子在学校发生人身意外,老师和学校或许需要承担责任,但假如孩子学习不好,或成为浪子,老师和学校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呢?
所以,家长一定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把一切都推给老师。孩子表现好,有进步了,多感激老师的关照,孩子状态不好了,多反省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才会让老师没有负担的教育孩子,而不必担心被苛责。
三、包容、沟通
幼小阶段,孩子们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冲突,甚至,一些孩子的冲突,还可能演化为家长之前的冲突。经常看到有家长说,某某,请你教育一下自己的孩子,又和我家孩子打架了。或者,老师,请管一下某某孩子,请给我家孩子调整一下座位,把某某孩子隔开……
其实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多与双方个性和处事方式有关,老师只能事后批评,或暂时镇压,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换句话说,老师的批评,最多只是给“受害”的孩子一点安慰……而不能保证孩子不再遇见类似问题(这里仅指一般孩子之间的一般冲突,特殊极端事件除外)。
要想类似事件不再发生,只有让孩子自己学会解决问题。但家长只是动动嘴皮说说是不行的。比如,两个孩子为争橡皮打架。回家后孩子哭,有的家长会说:“一块橡皮有什么好争的,值得你打一架吗?”孩子听了,会更难过。也有家长,因为自己孩子占了理,在群里请别的家长管好自己的孩子,这样看似给自己孩子出气,实则在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在自己,而在别人。
假如我们问问孩子:“那块橡皮本来是谁的?”“你认为是你的,他认为是谁的?”“如果你们认识不一致,有没有办法让他弄清楚?”“如果你说了他不听,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法?”“如果他坚持己见,除了打架,还有没有别的办法?”等等,这样即弄清孩子的诉求,也在询问中让孩子表达了委屈,还在引导中让孩子思考更好的解决方法,甚至还可以模拟演练,通过不断的强化练习,让孩子学会用更好的应对和化解冲突。
假如先动手的是自己孩子,那么,让自己孩子思考,有没有比打架更好的表达方式?
如果先动手的是别家孩子,那么,让孩子思考,面对对方的不理解,不认同,如何取得共识,同时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任何事件,都能成为孩子的学习机会,只要家长心胸足够开阔,不要一遇到点事,孩子还啥感觉,家长就感觉备受伤害。
当然,如果是自己孩子的不是,一定要与对方家长沟通,表达歉意,并请求对方原谅。其实这样做,于对方而言不过是一种安慰,对自己孩子却意义重大。不但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还告诉孩子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孩子幼儿园中班时我曾遇见一位家长,两个孩子只是发生点小冲突,她却带着孩子提着零食和礼物来我家登门道歉,我再三说没关系,不用来,对方执意坚持,后来我理解对方这样做,是为了教育自己孩子,便接受了对方的道歉,并告诉自家孩子,看人家是怎样做的,以后也要这样,向人家学习。
说白了,孩子上学后就算是步入江湖,家长应该相信孩子,相信老师,而不是像孩子小的时一样,希望孩子一切事务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一切都按自己的期望进行。
老师对孩子确实非常重要,但我们理解这种重要性的目的,是为了支持、尊重老师。而不是,老师非常重要,就有义务关照孩子的一切。真正需要为孩子负责的,除了孩子,只有家长。
相信在家长的尊重、理解和支持下,老师不必担心被苛责,被投诉,被找麻烦,从而专心搞好教学,一切按自己的意愿,公平公正地处理班级事务,激发和鼓励每个孩子的潜能,让每个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这样的老师,必然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深远!这样的老师,也必然是所有家长和孩子梦寐以求的好老师!
每位家长都渴望遇见这样的好老师,但我们是否需要先问问自己:为了遇见这样的人,我们愿意付出什么?又愿意承受什么?
老师好不好,每个人的标准不一。但其实,就如东坡与佛印,好与坏,高与下,其实不在别人,而在自己。
换句话说,我们是怎样的家长,就会遇见怎样的老师。哪怕遇见同一位老师,不同家长,感觉也可能截然不同。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我们总对孩子说这样的话,但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不是吗?
————————————————————————
本文发表于2017年10月20日《安康日报-科教周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