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就有一部纪录片在网上蹿红,最近它又出了电影版,是时候安利一下啦。有很多妹纸表示,看完想嫁给王师傅,说的就是这部——
《我在故宫修文物》
豆瓣评分9.4。
在我看来,终于不用眼馋日本人的《寿司之神》了,我们其实也有伟大的匠人和对应的良心作品。
片名听起来轻描淡写,我在故宫修文物,但是对应的英文名是Masters in forbidden city(直译就是紫禁城里的大师)。
他们修的是价值连城的国宝,但外表和做派朴实得不得了。
但背后的艰辛常常叫人咋舌,就拿其中一件——康熙皇帝60大寿的32扇屏风来说。
就是我们常常在影视剧中听到的那个万寿屏。
由于时隔300年之久,边框腐朽松动,字迹也蒙上了厚厚的灰尘,随处可见老鼠屎。
修复者们得用针管一点点地向镶嵌物中,注入有机天然胶水。
然后用风筒和刷子,棉签,小心翼翼地抹去灰尘。
屏风上的寿字过万,每个字都需要这样的处理,稍缺一点耐心,都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
这么庞大的工作量,只是修复工作中的冰山一角。
在众多的修复工作者中,最红的大概要数钟表组的王津王师傅了(就是姑娘们都想嫁的那个→_→)
王师傅面相就透着一股温文尔雅,做的活也是让人惊奇不已。
先看看他修复好之后的成品——
曾经檬妹以为这样细致精巧,堪称奇迹的钟表就只存在与宫崎骏的动画中了。
没想到,它就存在于我们的故宫博物馆,曾经被康熙,乾隆几位酷爱钟表的皇帝把玩着。
别看它们现在这么美妙,背后离不开王师傅和徒弟们日复一日的细细调试。
仅仅因为室内的湿度改变,就可能导致刚修好的钟表坏掉。
钟表的修复就是反反复复
好像永远没有尽头
像上面动图里的那座钟,居然修了八个月。
每一个零件都需要一点点的校正。
用王师傅的话来说,修复钟表是个很枯燥的活,如果不是真正的热爱,真的会坐不住。
偶尔,王师傅也会出去放放风,看看钟表展,谁能想到这整个展厅的钟表,都是王师傅和他的徒弟们修复的。
看着本该有生命的钟表静止在玻璃罩后面,王师傅笑着说:有点心疼。
对于前来参观的人来说,也许只是看一眼,对于王师傅来说,那就是他的一生啊。
他16岁进入故宫工作,今年已经有39个年头了,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现在只能抓紧将这门技艺传给徒弟们。
面对镜头,他感叹道:一生太快,不够把故宫的钟修完。
王师傅只是众多匠人中的一个,他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将毕生心血镶嵌在这一件件文物中。
修复文物,保护文物的意义又是什么,木器组的屈峰给出了一个很让人动容的答案——
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
就是以自身来观望
又以物来观自己
故宫的这些东西
是有生命的
人在这个世上来了 走了一趟
虽然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
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
很多人一般都认为
文物工作者
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
所有他才有价值
其实不见得是这么简单
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
他跟它的交流
他对它的体悟
他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里头
文物是死的
要文物干什么
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
要让它传播文化
这段话有点长,墙裂推荐大家自己去看~
在这群修复者中,也是有姑娘哒,为了不影响文物,他们不能使用任何化妆品,包括粉底和香水。
素面朝天的她们,在我看来真是美极了。
像缂丝组的陈杨,做着非常费时费力的工作——
年轻人都不愿意做的事情,但是出于职业的责任感,陈杨还是默默承担起了。
姑娘是笑着讲出这段话的,但是看着看着,檬妹的眼眶都湿了嘤嘤嘤~
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了修复大师们埋头苦干的一面,也可以看到他们最像普通人的一面。
比如宫廷御杏成熟的时候,打趣一下出墙的杏子,然后结伴打杏子——
也会逗一下喵星人——
别小看它们,据师傅们说,这些可能就是宫廷御猫的后代。
这些小小的细节,让这些大师们看起来既伟大又可爱。
一入宫墙内,他们就仿若进入另外一个世界。
一手触摸草木金石,一手直达唐宋元明清。
一半出于热爱,一半出于传承,这些匠人们将自己的年岁融入到文物中,使得象征中华民族最灿烂的文化可以传递给一代一代又一代。
所以,我们从来都不缺乏工匠精神,缺的只是包装宣传。
感谢这部伟大又接地气的纪录片,最后只想说一句:看完好想变成御猫,这样每天都可以敬仰师傅们了,喵~
注: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影檬电影”
追新剧,看新片,关注我们,无需下载,全部免费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