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真是一本让我读到愤怒几欲弃书却因舍不得那几十块钱书钱而强忍恶心感读完的书。
这样的强烈的感情不是对书中的“禽兽”李国华,而是对“无辜的受害者”房思琪和让这本书出版的编辑。
这本书之所以会火,我想原因有三:一是涉及“性侵”,满足了人类固有的猎奇心。二是作者为90后美女,满足了不少人才貌双全的虚荣心。三是本书是半自传小说,作者写完后不久便自杀了,成全了人们对“用生命写作”的敬佩心。
可是,在我看来,无论是各种作序大家的赞美,还是编辑故意“卖惨”的计谋,都无法改变这是一本“烂书”的真相。
本书于2017年出版,但折射出来的三观却和三十年前穷摇阿姨令人发指的三观有异曲同工之处,让我不禁怀疑一一台湾同胞的意识形态落后到这个地步吗?
尤其是看到本书竟然获得2018首届梁羽生文学奖爱情都市类大奖时,我更是想戳瞎我的钛合金狗眼一一这是爱情小说吗?那么严肃认真的一个社会性话题,怎么会和“梁羽生”、“爱情”这样的词挂钩,我也是不太能理解湾湾们的思维方式了!
可是,当我读完此书后,我真的觉得把它归到爱情小说里也不为过,因为通篇的云啊雨啊,月啊星啊想抒情与比喻让我丝毫感受不到作者的痛苦,反而觉着是在看穷摇阿姨“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理”的爱情故事。
我无意在人格层面贬低或讥讽作者,也很同情作者的遭遇。而且,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也知道写作有时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我质疑的是:这种更倾向于心理治疗性写作的作品适合在大众面前发表吗?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通篇读下来,我觉得作者的描述,尤其是对自己遭遇“侵犯”后的各种感受太过个性化,私人化,甚至有很多向攻击者认同的防御性情感和认知,这在心理治疗里并不奇怪,但如果你要面向大众读者,那就要考虑你想要传递给读者的是什么了?
这也是本书让我觉得作为小说很“烂”的地方。
毕竟,小说的功能在于让读者可以安全地去想象可能发生的事情,并为此做好准备,但这本书却没有做到。
对于自己惨痛的经历,既没有引发人们共同的感受,也没有触及灵魂的反思,也没有找到解决的出路,而是一味地在叫嚷“我好痛苦,我好痛苦!”“是社会不好,是施虐者不好,是教育不好,是我爹妈不好!”这种出了事把一切责任归咎于外界的行为,从心理咨询师的角度我可以理解,但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我就只想骂人了!
难道我花钱就是为了看你的伤痛吗?
不好意思,我不想看!
据说作者在此书出版没多久后就自杀了。可能这也是让我“愤怒”的原因之一吧!
从全书的文字来看,这更像心理治疗的书写,而非小说的创作。
作者各种私人化的表达简直是心理咨询师的宝库,我们可以探讨作者这些想法的来源,可以充分地感受她的痛苦,可以讨论未来的走向。但作为小说就显得矫揉造作,三观不正了。
一个女孩被侵犯,第一次可以说情有可原,可接下来三番五次地送上门算什么?对方一不用强权,二没有拘禁,一个完全有自主能力的人为何要一次又一次地往火坑里跳?
从心理咨询的角度你可以说这是人格不健全,自我的力量太小,可以理解。但从小说的角度,你想给大众传递什么?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就是那么浪漫?向攻击者认同,否认自己的现实遭遇就能得到救赎?
拜托,都9102年了,三观该正常了!
(插播一小段:想看心理治疗类的小说可以去看欧文·亚龙的《诊疗椅上的谎言》,兼具了心理治疗与小说两者的精华。)
所以,我很想问一句,究竟是谁要出版这本书的?甚至恶意满满地猜测,作者的自杀或许与此书的出版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把自己的伤痛展示在他人面前,这将会对她成为二次伤害。
房思琪最后的结局其实已经暗示了作者的内心。她并没有走出来,她依旧困在她的苦难中挣扎,而此时,编辑竟然把她的痛苦展现给所有人,就好像把畏光的吸血鬼拉到阳光下暴晒一般,你觉得她还能活吗?
写到这,我不觉有些唏嘘。台湾师承欧美,有很多不错的心理治疗大师,可为什么林奕含却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我相信她在文中所说的“她怕消费任何一个房思琪,也不愿伤害她们。”可是,她仍旧被无良的编辑伤害了。
房思琪或许只被伤害了一次。可林奕含却被伤害了三次,一次是补习班老师,一次是无知编辑,还有一次就是猎奇大众。
所以她走了,她就像乖乖女房思琪一样,只能用“自戕”来伤害自己,到死,她都不知道,其实她真的可以向一切说“No!”
她可以拒绝“李国华”的再而三,可以拒绝“警醒世人,引发关注”的自我牺牲,可以拒绝一次又一次的去回忆那些痛苦的经历。
有时候不需要理由,只要我觉着不舒服了,我就可以说“No”!
这是一种勇气,也需要智慧。
我不会再读这本书了,也不希望更多的人去读她。
因为每读一次,都像在看林奕含血肉模糊的尸体,都像在和一个定格的亡灵谈话,无论我怎么想帮她,她也无法改变,没有了未来。
这真的很让我心痛。
不是所有的痛苦都需要安慰,都能被安慰。有些时候,不去惊扰这些痛苦,已是最大的慈悲。
愿林奕含在天国安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