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有感

作者: 爱文字爱生活的小人 | 来源:发表于2022-05-19 13:03 被阅读0次

有人说:出现在你生命里的每一本书,绝不是随便来逛逛的,他是带着使命而来的。如同你所遇到的每一个人,也不是偶然的,而是被安排好了的。他们会在你生命中最恰当的时刻降临,带着他们各自的使命。至于他们会产生怎样的使命,这将取决于我们自身,而非他人和书本。

既然如此,在我们意识到这个结论之后,是否可以有所行动呢,应该怎样行动呢?


回看我自己的择书历程,普遍都是对书中的一句话或者一个道理产生兴趣后,才拾起整本书进行阅读的。也就是“知行合一”的第一个境界,先知后行。带着一个结论性的目的,去书本中寻找结论分布的踪影。

当你读完整本书,了解了整个故事情节后,可能就会突然醒悟到,原来被孤立的看似完美的结论,是源于这样一种语言环境。当这种结果与预期不相吻合时,我们就会产生怀疑,陷入思索,特别是当我们具备一定认知储备,有了一定判断能力后,就会对原先的结论展开辩证。

怀疑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确定,一种是虚无。而怀疑只可能导致确定,因为我们怀疑的目的是为了不怀疑。于是,在这样的模式下,使书本传达的意思和自己原先的“价值”进行辩论,从而使自己对某一结论持有谨慎的怀疑态度,避免陷入迷信。然后就会在怀疑的驱使下,去生活中寻找各种验证,最终通过漫长的实践分化形成只适用于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生活依据。


所以,回到我们问题之初:当我们明白了生命中的遇见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并且他们所能产生的使命完全取决于我们自身,那么是否能做点什么而不辜负遇见呢?

大多数的遇见,无论是遇见之初还是遇见之后,在懂得上面这个道理之前,都是迷惘而过。不曾思考,不曾用心领会相遇的秘密,也就更别提能收获到什么。

因此世间就有了“追悔莫及”,这完全来自于无心的相遇。

所以,当你懂得这个道理之后,庆幸之余,应该立刻学着做一个有心人。只要你此刻是相信这个道理的,那就相信着,然后去执行。对与错,自然会找到答案。

而当你还不明白这个道理时,那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多看书,多交流,多思考喽,打开认知的窗户,你就能遇见“知”。而任何境界也是由低至高循序渐进发展的,境界的升级靠的也是境界量变的积累。知是一个境界,由知而行是一个境界,知行合一也是一个境界。

但是遇见了也不一定能把握,还得是个有心人,那怎么在无意识中由无心人成为有心人呢?

还是交给时间和遇见吧,总有人会感化你,生命中总有顿悟的时刻。

你要问我是不是还能再做点儿什么?

我的答案还是:敞开心扉,保持清醒。

相关文章

  •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2】

    唯美师爱,知行合一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文/莫雯 ...

  • 积极心理学:快乐如何激发创新2

    如何培养积极心理学? 第一,颜施,有感染力的微笑 我们现在讲的是知行合一,如何去知行合一,一定要把各种积极的天性,...

  • “知行合一”有感

    有人说:出现在你生命里的每一本书,绝不是随便来逛逛的,他是带着使命而来的。如同你所遇到的每一个人,也不是偶然的,而...

  • 【日更19】知行合一

    《王阳明大传》(中)读书有感 【2021读书-037】《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中),冈田武彦(日)著,...

  • 读《知行合一》有感

    纵观整本书,王阳明的心学之所以能推广与他个人的经历、性格都是分不开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敢于尝试,为了梦想一直在坚持,...

  • 知行合一有感

    知行合一,读完这本书,明白了知行合一的重要。关键是你将他的思想与他的行动结合起来,这样就比较好理解他的思想,即是,...

  • 《知行合一》有有感

    以前就听过别人说过王阳明以及在书店也是他的书,我一直没有去了解去这位老先生,通过听《知行合一》这本书让我对这位大圣...

  • 【学生作品】唯美师爱,知行合一――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朱悦)

    【学生作品】 3、唯美师爱,知行合一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文/朱悦 司马光曾言:“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大...

  • 读简友文有感(七): 伟哉阳明,此心光明

    读简友三圣阳明文化书院《解读“知行合一”》有感: 伟哉阳明,觉悟知行。 龙场悟道,光明一炬。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 人需在事上磨

    人须在事上磨 ——度阴山《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 王阳明的弟子问 :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王阳明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行合一”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kkt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