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822881/14337eb1b3220212.jpg)
赛佛哈定兵不血刃地解决了基地的第一次危机,那时基地成立50周年,他还是一个傀儡市长。后来,他又孤身犯险,圆满解决了基地的第二次危机,确立了基地在邻近诸王国中的“宗教中心”地位,那时距离基地成立80周年。他的继任者(从文中推测,应该是行动党的头领塞夫瑟麦克),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了基地的霸权。这其中的先锋部队,就是基地的行商。
行商是和坐贾相对的一个概念,后者是有固定经营场所的,前者则是流动摊贩。
因为没有金属资源,基地建立的是和帝国完全不同的体系,它所研发的核能装置,小巧程度远超过帝国全盛时期的工艺水准。基地行商的足迹遍至银河外缘数百光年,他们在负责推销这些商品的同时,同步推广基地的宗教。与其说他们是商人,更不如说是基地的间谍。他们的座右铭就是哈定的一句警语:“不要让道德观阻止你做正确的事!”
但是,正如谢顿所预言:形而上的力量无法永远保持优势。
基地建立150多年,其创立的宗教已遭到银河外缘很多世界的抵御,他们闭关锁国,宁死也不让基地的教士入境。这种情形下,没有教士的自由贸易就应运而生,其开创者就是侯伯马洛,原来的行商长,后来的端点星市长。也正是他,成功地解决了基地的第三次危机。
同样的,没有外貌描写,阿西莫夫的小说,脸盲就不说了吧,人物给个名字就蹦出来了。自然,马洛的身材同样是魁梧,看看他在老贵族巴尔眼里的样子:
“看你全身充满活力,目光也神采奕奕!”
“但你居然是一名行商?你看起来更像一名战士。你的手一直紧挨着配枪,下颚还有一道疤痕。”
或许前两次危机重点都放在于安纳克里昂王国了,为了某种平衡,这次,马洛就成了司密尔诺人(原来的四王国之一),但他是在基地接受的普通教育(非教士)。由于没有前情的交代,我们只能推测马洛可能接受过某种军队训练,后来的行商生涯又使他头脑越发清晰,简言之,这是个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恰逢其时的“英雄”。
根据谢顿危机的触发原则,内外压力均要上升到顶点。马洛因为没有按照惯例,在科瑞尔共和国推展贸易的时候同时宣教,又因为科瑞尔挖的一个陷阱,他在自己的母星受到了公审。多亏他一贯的谨慎和明察,也因为他的幸运,他成功地揭穿了阴谋。取得了民众支持的他,又一鼓作气,竞选上了市长。这样,他才能够替基地当家作主,使基地渡过危机。
基地面对的外在危机是什么呢?科瑞尔共和国的宣战,它的背后还有那个死而不僵的银河帝国的影子。马洛采取的对策又是什么?百分之百的无为而治。因为他深信,每一个不同的危机,都有不同的解决之道,现在他的武器就是贸易。因为在过去的三年里,科瑞尔的经济体系越来越仰赖基地的核能科技,中止贸易的结果就是经济的萧条,还有随之而来的人民革命。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果然,一切都如马洛的设想,经过三年有史以来战事最少的战争,科瑞尔共和国终于无条件投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