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翻译:孔子说:“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的房子,就敬爱兄弟,寡言少语,说话要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就再去学习文献”
有所思:大概是两年前吧,我读了台湾作家蒋勋的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孤独六讲》,全书分为六个部分对人、尤其是中国人为什么会时常的感到孤独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其中有一章,说的是中国人实际上经常处于“情欲孤独”之中。作者说:“孤独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有时候是一种文化选择”。是的,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深刻的体会,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是没有给个人的存在留下空间的。在中国文化当中,人存在的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只有在家庭的父慈子孝,夫妇和睦、友于兄弟,在社会中的泛爱众中才能实现。这个文化传统的开创者无疑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在汉武帝及其以后基本上是中国的正统文化,主流文化,儒家对人的定义已经镶嵌到了每一个人的意识形态之中,成为传统中国人主要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结构。上面这段话中,孔子教导他的弟子们,在家要孝父母,友于兄弟,在外要热爱集体,接近有仁德的人,如果有多余的经历,要学习前人的文化。孔子的这些说法表明,一个人,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都要在人群中、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去确定自己。而没有从一个生命个体本身去发现自己。
孔子所说的“仁”的概念,如果我们把“仁”这个字拆开来看,就可以看成是“二人”,也就是两个人才存在“仁”。这种看待人的方式,是把人放在人群中的。儒家没有给个人留下存在空间,也不尊重个人空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习惯上偏重于集体主义,为了集体利益可以随意的牺牲个人利益。在传统中国,甚至在现代中国,都没有树立个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意思。
我们总是偏向于认为,集体的强大是个人幸福的基础,而不是个人的幸福是集体强大的前提。这与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对人的理解大不相同。他们认为:一个人只有从所有的社会角色中撤出,并以自我存在为一个基地,对这些外铄的角色做出内省式的在考虑是,他的存在才开始浮现。
所以,作为中国人,我们市场会感觉到自己缺乏一种某种意义上的自我存在,我的存在是为了他人更好的存在,我存在的意义就是服务他人。如果把自我从与他人(家庭,社会中)的各种关系抽离出来,我们就找不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当我们面对自我的时候,觉得自我特别孤独。中国人的孤独感,就像蒋勋所说:是一种文化选择。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中国为什么很流行广场舞和麻将桌,这也是一种文化选择,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因为中国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在一个人老了之后,个体从社会的事务中退出以后,无法退回到孤独的个体,所以那些老年人就会聚在一起,广场舞和麻将桌的出现就不奇怪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