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的杏花开了,山畔的柳树发芽了,清明节到了。
清晨,早起,走过乡村小路,走过田野阡陌,走上山畔,走到那一个个黄土山的脚下。清明,气清景明,一路走,山风慢拂,心清目明。清明祭扫,正在此时。在每个坟头添几抔新土,燃几株新香。老少拜祭,抚今追昔。死生亦大。缅怀,不是带了多少贡品,不是来了多少人,不是走了多长的路来祭扫,而是一种对先人遗志的秉承和发扬。
年轻时总有一种不羁与傲气,言道“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是啊,人生短暂,需要放下思想的包袱,走出乡关,闯出一片新天地。无拘无束,没有牵绊,可以放手一搏。然而,父母总会老去,子女也不会一直年轻。虽然外边的天地很大,虽然青山处处可埋骨,但是埋骨还须桑梓地。故乡之地,生时感情的寄托,去时灵魂的安所。故乡,是一辈子化不开的情节,生时走得再远,到老了还是得回来,所谓叶落归根吧。
在一个个坟头前伫立,想着,我的先辈们,大多都未走出过故乡。而今,我结束了游子的生活,回到了故乡。归来,不是回到了原地,而是在新的高度重新开始。先辈们想要走出乡关的梦想,而今已由我们后辈实现。其实走出乡关,见到的不过是他人的乡关而已,山后面还是山,这座城的外边是另一座城。走出去的,可以是你的身体,也可以是你的心你的思想。今天,我归来了,同时我也终于走出去了。就在先辈的坟前,献上自己真诚的祭拜:你们完成了你们要完成的,而今,我也将要去完成我该完成的。
清明祭,梦想的传承,新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