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城市观察者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美食
一个抹茶控的漫漫朝圣路上,绝对无法错过台北

一个抹茶控的漫漫朝圣路上,绝对无法错过台北

作者: 上流UpFlow | 来源:发表于2018-02-12 16:27 被阅读78次

    台北的晚春,常会下些雨,清晨天气微凉,披上一件蓝碎花白棉衬衫可以出门。沿着牯岭街一路走,路过两家7-11和三家散发着葱香和芝士味的早餐店,等三盏停停走走的红绿灯,就能看到那块熟悉的天蓝色招牌「五十岚」。

    你抱着一颗忐忑的心走近,试探地询问「抹茶波霸拿铁」还有吗?年轻美丽的店员姑娘眉间微蹙,遗憾地告诉你抹茶系列已经全部售罄。

    「顾客,您来晚了」她说。

    1

    每一个城市都是奇怪的矛盾体,丑陋和美丽、高雅和鄙俗在其间相互撕扯、拉锯、共生。台北也不例外,在这里你会为街边浓妆艳抹、不知自尊自爱的女孩而悲伤戚不已,但同时也会被已经融入这座城市骨髓的抹茶文化所深深震撼、蛊惑。

    在一个抹茶控的漫漫朝圣路上,如果说「日本宇治」是其信仰的圣地,那么「台北」便是行进地图上一个不可抹去的中转站。

    台北的抹茶产业到底有多繁荣呢?在美食界,从奶茶甜品到松饼面条,只要加上了那一抹细腻温润的绿意,便脱去了聊以充饥的标签,成为上流人士一种修身养性的文化行为。

    在淡水桥畔渔人码头的纵横巷道中,买一杯抹茶味雪糕;在「Machikaka WACAFE」点一份抹茶重乳酪蛋糕;在全联超市里整整两排专卖抹茶粉的货架中兜兜转转。

    这些都是台北人闲暇时乐此不疲的活动,在他们眼中,用抹茶来填饱饥肠辘辘的胃简直是暴殄天物,那种略带苦涩的味道,是用来满足心的。 

    2

    如果仔细研究抹茶的来历,或许你便能略略感受和理解他们这般的心境。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而后,到了西汉初期,蒙顶山甘露寺普慧禅师开始人工种植茶树。

    「采其嫩 叶,晾、炒,去其青涩;揉、搓,激其香气」。因其生津止渴,祛病除疼之功用,一时之间,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布衣芒屏,吃茶、品茶都俨然成风。

    抹茶作为一种特殊的上等茶叶,源于唐代。人们采下春日的嫩茶叶,以蒸汽杀青,制成饼茶,待食用之时将其烘焙干燥,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谓之抹茶。

    抹茶作为一种特殊的上等茶叶,源于唐代。人们采下春日的嫩茶叶,以蒸汽杀青,制成饼茶,待食用之时将其烘焙干燥,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谓之抹茶。

    唐代诗人卢仝曾专门为其赋诗「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复杂精致的工艺程序和原料取材的天然性,赋予了其与身俱来的端庄和尊贵,使之有别于流水生产线中大批复制合成的粗糙工业品。

    充斥着浮躁泡沫的现代社会,人们很容易在拥挤得如同沙丁鱼罐头的地铁里,在扬尘漫天的灰色里,在刺耳嘈杂的喧闹里,在污染遍地的恶臭里,被剥夺追求品质、美丽和尊严的权利。而那些泛滥的标榜精致生活的甜品,已不再能填满人心的沟壑和渴望。

    各式甜品店和面包坊里附庸风雅的装修和音乐不过是试图掩盖粗俗的遮羞布。一旦揭开来细细看,就会恍悟那些装在小碟子里有着漂亮名字的甜食,溯其根源,仍是粗制滥造、混合了无数糖精、色素和防腐剂的化学制品,是披着「上流」外衣的低劣之物。

    而这时候,不温不蕴、蜜中带苦的抹茶悄然钻入了人们的视野。疲倦的世人欣喜地发现,原来大千世界竟然有这样一种圣物,如此完美地诠释了何为健康、别致、优雅的上流生活。

    3

    优质的抹茶粉对原料的质量要求极高,氨基酸、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含量要高,咖啡因的含量则要低;除此之外,鲜嫩茶的采摘时间、叶片大小都有要求。

    正是由于种种诸如此类的严苛要求,高效率的机器化生产未能荼毒这一高贵的产业,大多数的抹茶粉仍然诞生于古老的人工劳作,带着很久以前那些因为愚笨、勤劳而显得分外可爱的人类身上的气息,带着很久很久以前先秦《击壤歌》中所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那一味散漫闲适。

    而如今,我们无需亲自参与这些繁琐的工作,就可以从家门口的超市里买到精心包装好的抹茶粉,享受与自然狎戏的愉悦。

    1895年马关条约后,日本殖民台湾长达半个世纪。后来他们走了,政权更迭,风云瞬息万变,但在这片土地上却永远留下了日本文化存在过的痕迹。

    在恍惚抬头时看到红白相间的日式建筑那一刹那,在五月天浓郁的日本地下乐团风格中,在弥漫整个台北的抹茶清香里,你都会被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顽强的生存能力所深深震撼。台北有自己的特色抹茶风味,但更多地则是继承了日本传统抹茶的意蕴。

    传统的日本抹茶在制作和饮用上都有一整套复杂的规则。用心调制的上等抹茶往往绿意通透,入口细腻轻柔,饮后唇齿留香,如堕五里雾中,飘然似仙。除了味觉和视觉的盛宴,日式抹茶还隐隐透露着一股可神会不可言传的禅意在里头,强调饮者在精神上对美的体验和上流社会的修身养性之道。

    4

    我曾经在台北厦门街一家卖抹茶布丁的摊位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奶奶细心地询问那些抹茶粉的来历,小贩回答说是从宇治空运回来的。

    她得到了满意的答复,高兴地买了两份布丁,一份小心翼翼地藏入身侧的蓝灰色布袋子里,另一份则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上,像欣赏一件至美却易碎的艺术品,被喜悦、紧张而幸福的复杂情绪所包裹。待她转过身来,我方看见,原来她微微勾起的唇上擦着鲜艳而摄目的胭脂红。

    这样的红色在苍老的脸庞,不仅没有与年龄相违的唐突感,反而无比契合、无比和谐,遥遥望去,真是美丽极了。她大概已至古稀之年了吧?

    章诒和在《往事并不如烟》中写道「我一向以为人老了,简单的衣食住行,都是无边的沉重与艰难,他们的内心自不会再有炽热之情或刻骨之思,但我面前的史量,以忧伤表达出的挚爱,令我感动不已。”这句话完整地道出了我彼时起伏难平的心境」。

    世人常训导学子万不可以貌取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却忘记了一个人的容貌、衣着、仪态举止其实会泄露很多秘密。比如一个微笑,一种唇色,或许就暗含着她一贯秉持的人生态度和信仰。

    那位老奶奶,一定是台北众多抹茶信徒中虔诚的一名,她跋山涉水,走过几十年风云莫测的旅途,却始终秉持着一种乐观、精致的生活态度。她的身上,有众多台北人追求的超然和从容,有着「上流」的气质。

    很多人觉得「信仰是件好事,引人向善,警人弃恶」;也有人觉得「信仰的力量太难以控制,历史上的宗教分歧催化了许多残酷战争」。而我觉得,其实所谓信仰,不过是人为赋予的一个神圣定义,大如宗教,小到渗入平凡琐碎的日常,寄身于食物、运动、心境。

    恰如台北人对抹茶的热爱,不只是贪恋唇齿之间细腻润滑的享受,而是向深藏其中的意蕴和精神致敬,在诚挚挽留渐行渐远的上流生活。

     抹茶控台北行程参考

    Tsujiri辻利茶屋

    和茗甘味处

    平安京茶事

    108抹茶茶廊

    明森宇治抹茶日本咖啡专卖店

    MACCHA HOUSE抹茶馆

    Machikaka

    Yohaku Gallery余白

    一抹绿

    Nana's Green Tea

    彻思叔叔 matcha ways 抹茶道

    伊藤久右卫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抹茶控的漫漫朝圣路上,绝对无法错过台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ktd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