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核心思想:当我们将意志力挑战看成衡量道德水平的标准时,善行就会允许我们做坏事。为了能更好的自控,我们需要忘掉美德,关注目标和价值观。
一周里面总会有些名人的爆炸性新闻,比如关于政治家,宗教领袖,警察,教师或运动员的爆炸性新闻。这些事件足以震惊全世界,而起因总是意志力失效。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这个假设--是不是所有的意志力失效都是由软弱引起的?有时候,我们反而会成为“成功自控”的受害者。我们要思考一下,这整个过程如何削弱了我们的动力?乐观精神如何允许我们放纵自己?为什么觉得自己品德高尚反而是通往罪恶的快速通道。每一次我们都会发现,放弃抵抗是一种选择,而且并非不可避免,了解我们是如何给自己许可的,能让我们学会如何不离正轨。
善与恶:当你的意志力挑战成功时,你会不会告诉你自己很“好”,然后允许自己做一些“坏”事?
道德许可效应:当你做善事的时候,你会感觉良好,这就意味着你更可能相信自己的冲动,而冲动常常会允许你做坏事。
道德许可效应,也许能解释为什么那些有明显道德标准的人能说服自己,认为出现严重的道德问题是合情合理的。那些人包括部长,注重家庭观念的政治家,打击腐败的辩护律师。所以被我们道德化的东西都不可避免的受到“道德许可效应”的影响。如果你去锻炼了,就说自己很“好”,没去锻炼,就说自己很“坏”,那么你很可能因为今天去锻炼了,明天就不去了。如果你去处理了一个重要项目,就说自己很“好”,拖延着不去处理,就说自己很“坏”,那么你很可能因为早上取得了进步,下午就变懒散了。简单说来,只有我们的思想中存在正反两方,好的行为总是允许我们做一点坏事。因为我们很容易认为,纵容自己就是对美德最好的奖励。我们忘记了自己真正的目标,向诱惑屈服了。
严格来说,许可的逻辑并没有逻辑可言。首先,我们基本不会在“好”行为或“坏”行为之间建立联系。任何让你对自己的美德感到满意的事,即便只是想想你做过的善事,都会允许我们冲动办事。研究道德判断的心理学家知道我们是如何判断是非的。我们通常相信本能,只有当需要解释自己的判断时,我们才寻求逻辑。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想不出一个能为自己辩护的逻辑说法,但我们无论如何都坚信直觉。“道德许可”最糟糕的部分并不是它可疑的逻辑,而是它会诱使我们做出背离自己最大利益的事情。为了避免“道德许可“的陷阱,我们要把真正的道德困境和普通的困难区分开来。
你是否在向明天赊账?你是不是告诉自己明天会弥补今天的过错?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是否真的弥补上了了光环效应:你是不是只看到了坏东西的好的一面,如折扣省钱,零脂肪,保护环境?
有一种现象,麦当劳在菜单上增加健康食品时,反而引起了巨无霸销量暴涨。为什么会这样呢?有时候大脑会对能完成目标的可能性感到兴奋,它错把可能性当成真正完成目标。为了能做出健康的选择,那个被有没有被满足的目标(及时行乐)便成了首选。当你准备点健康食品的时候,你觉得压力小了很多,于是就对不健康的食品产生了强烈的渴望。总而言之,虽然一点都不理智,但你还是允许自己去点那些可能阻塞血管,增加腰围,缩短寿命的食物。这也很好的解释了,我们想到未来的选择时,就会很容易犯下大错。我们不断期望明天能作出和今天不同的选择,但这种期望是错误的。
光环效应:当我们想获得放纵许可的时候,我们会寻找任何一个美德的暗示,为自己放弃抵抗作辨护。只要使你放纵的东西,和使你觉得品德高尚的东西同时出现,就会产生光环效应,比如,研究人员发现,出于慈善目的购买巧克力的人,会吃更多的巧克力来奖励自己的善行。无私的捐献是糖果笼罩在光环之下,慈善家们吃起来会毫无犯罪感。当到处寻找特价商品的购物者,买了很多便宜货,他们会因为觉得自己省了很多钱而感觉良好,但实际上,他们比预期多买了很多东西。那些爱送别人礼物的人觉得自己是如此慷慨,所以觉得自己也应理应得到礼物。(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女性的鞋子和衣服是购物季之初卖得最好的商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