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辅助工具量化睡眠,不欲以静 || 时间管理践行思考 23/100

辅助工具量化睡眠,不欲以静 || 时间管理践行思考 23/100

作者: 当下Aurora | 来源:发表于2021-12-03 13:50 被阅读0次

前言:

前面已写了好些时间管理的简书文,有些是个人检视,有些是音频要点加践行体会。老子说,既已为人已愈有,既已与人已愈多。希望这些文字和方法,对有缘读到的朋友有帮助或启发。

但因叶武滨老师的时间管理100讲音频已经非常经典,看过听过的朋友们非常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甚至也有许多做得比我好的部分。所以今天开始,我试试简写音频要点,将重点放在自己的践行及延伸思考上。

知行合一是最重要的。涉及一些不合适公开分享的私人信息,或是其它线下课知识,将放在后面的付费部分。

100讲音频要点——23【工具】如何量化提高睡眠质量?

1、有没有更科学、更数据化的办法来知道自己昨晚的睡眠质量?

有。叶武滨老师推荐了软件Sleep Cycle和硬件UP4。

(不过,这音频是几年前录的,目前软件、硬件都已有了更多选择。但原理是一样的。)

2、晚上睡觉前,将手机开启飞行模式,打开睡眠软件放床边,次日可以看到自己的睡眠数据。

或者戴上运动手环、手表等硬件,也可以在手机上看到睡眠数据。

3、用睡眠软件或硬件,可以设置在浅度睡眠的时候叫醒自己,

这样可以避免传统闹钟来破坏宝贵的深度睡眠。

4、应用软件和硬件来监控睡眠,可以获得更多数据,

包括深度睡眠的时长,浅度睡眠的时长,REM快速眼动睡眠时长等,以便对自己的睡眠做出调整。

我的践行体会及思考:

前面两节写了高效的睡眠习惯和提升睡眠质量。本节写的是辅助工具来量化提升睡眠质量。

移动互联网时代,睡眠监测工具很多也很简单,手机自带或是第三方的软件APP,比如上面提到的Sleep Cycle,还是蜗牛睡眠、华为运动健康、苹果AutoSleep等。硬件穿戴设备,如各厂商的手表、手环等。睡眠质量可以辅助这些硬、软件工具来监测和量化分析。

比如昨晚我截图的华为手机睡眠数据如下:

在看一个11月30日晚上的睡眠数据,同样的睡眠时长,但是因为上床睡睡觉时间晚半个小时,所以深睡时间连续性就差很多,且深睡时长也少了。

这个监测是有误差的,不能完全相信,但是同一个设备,以同样的方式去佩戴,还是有一些参考意义的。

所以我根据多次监测的结果,从这个月开始,调整提前了自己的上床就寝时间。希望能够去保障这个时间。

睡眠监测数据,还有一些别的,这里就不贴了。当自己睡醒之后,身体感觉不是很轻松舒适或者再看睡眠数据也不太好的时候,要去分析原因,之后再辅助工具来做相应的处理。

辅助处理的工具,比如日历、清单工具,笔记工具,记录、分析原因,列出待办事项,进行排程处理。(我称之为“睡眠清单”)

最后对前面写过的高效优质睡眠做一个小结: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早睡早起,保证睡眠质量。

怎么保证睡眠质量?除了午休、补睡之外,最重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1、要保证夜间睡眠时长7-8小时,

成人大约7小时左右。男性6小时45分,女性7个小时。

2、要保证就寝时间。

22:00点左右效果最好。不晚于23:00。

23:00是肝脏排毒器官休息时间。

3、一个晚上2-3个深睡周期,第一个深睡周期很重要。

所以要保证刚开始睡的前90分钟不被打扰。

4、深度睡眠3个小时左右,占到总的睡眠时长的25%以上。

对于以上四个方面,如果做的不好,其原因无非是身体上,心理上,或者外在环境上。

不管是事情没做完,还是心里有事放不下,都是欲望所致。“想睡”,本身也是一种欲望。

若是外在环境,比如温度、家人、同伴等,也都是可以去积极协调的。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积极创造睡前入静的环境。做个睡前仪式,比如洗个热水澡,泡个脚,制造适合快速入睡的身体内外环境温差。比如做个睡前拉伸、听个书、做个身体扫描,比如去写个睡前清单、将未完成的事情记录、分解,放在白天或次日去完成等。

事实上,只要你真的想去做,把它当成第一要事去做,你就一定能做到。就象遇到猛兽袭击危险时本能去逃跑一样,不会游泳的人在浅水中也会狗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辅助工具量化睡眠,不欲以静 || 时间管理践行思考 23/10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mp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