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y自言自语:这几天看崔永元和冯小刚一群人斗,4天6000万的合同收入,然后又看到一篇文章写道:
“你还记得5月28号那天,
网上有什么热点新闻吗?
陈乔恩自爆体重?
某明星晒生日照片?
还是崔永元手撕范冰冰?
其实当天还有一个,
本应全民关注的新闻,那就是:
中国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
600多名中科院院士,
700多名工程院院士,
是真正的群星荟萃,熠熠生辉!
然而热搜没有它的消息,
鲜少有媒体进行报道,
为什么?”
我也想知道为什么,想自己在修禅不该如此激动,但看到那个4天6000万,我还是激动了,记得爸爸在妈妈病重时,每天在医院守护,他说我都会趁你妈妈休息了,在楼道锻炼身体,我不想也生病,我也要替国家省点钱。这就是我们上一辈老科技工作者对这个国家的感情,我觉得和我父亲一样的人很多,但他们在被遗忘,他们的精神在被遗忘。谁的错,肯定是媒体导向的错,或者更多原因造成的。
我想我离禅定是十万八千里远了,但说出来,我的心到是定了。定在正能量上定在以父亲为榜样上。
星云大师讲解《六祖坛经》 第五 生禅品
【经文】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着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着也。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由妄念①故,盖覆真如②。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着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着心着净,即障道也。”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菩萨戒经》③云:‘我本元自性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注释】
①妄念:指虚妄的心念。也就是无明或迷妄的执念。此妄念能搅动平等的真如性海,而现出万象差别的波浪;若能远离,则得入觉悟的境界。
②真如:真,真实不虚妄的意思;如,不变其性的意思。指遍布于宇宙中真实的本体,为一切万有的根源。又作如如、如实、法界、法性、实际、实相、如来藏、法身、佛性、自性清净身、一心、不思议界等。
③菩萨戒经:又称《菩萨地经》、《地持经》、《菩萨地持论》。北凉昙无谶译。本经虽称“经”,实应属“论”,传说系无着记录弥勒的说法而成。本经详说大乘菩萨修行的方便,内容分初方便处、次法方便处、毕竟方便处三部分,凡二十七品。因收有大乘戒,故本经古来即备受重视。
星云大师讲解《六祖坛经》 第五 生禅品
【译文】
惠能大师开示大众说:“这个法门中所说的坐禅,本是不执着于心,也不执着于净,也不是不动。如果说执着于心,心念原本是虚妄的;知道心念是虚幻的,所以也就无所执着。如果说执着于净的话,人的自性本来清净,因为有了无明妄念,所以覆盖了真如本性。只要没有妄想,本性自然清净;如果起心执着于净,就会产生净的虚妄;虚妄没有一定的处所,有了执着,就是虚妄。净原本也没有形相,现在却立出了净的形相,还说这是修行的工夫;有了这样错误的见解,就会障蔽自己的真如自性,反而被净相所缠缚。
善知识!所谓修不动心者,如果能在见一切人时,不见他人的是非善恶、功过得失,这就是自性不动。善知识!愚迷的人,身体虽然不动,但是一开口便说他人的是非长短好坏,这就与正道相违背了。如果执着于心或执者于净,就障蔽了正道。”
惠能大师再对大众开示说:“善知识!甚么叫作‘坐禅’呢?顿教法门所说的坐禅,是无所执着而没有障碍,在外对一切善恶境界不起念,这就称为坐,在内能见到自性不动,这就称为禅。
善知识!甚么叫作‘禅定’呢?外离一切相叫作禅,内心不乱叫作定。若在外境上着相,内心就会散乱;若能外离一切相,内心就不会散乱。自心本性原是清净安定的,只因遇境起念,所以内心就乱了。如果见一切境而内心不乱的话,这才是真定。
善知识!外离诸相就是禅,内心不乱就是定,外禅内定,就叫做禅定。《菩萨戒经》说:‘我人的自心本性原本清净。’善知识!在念念之中,得见自己的本性清净,精进修持实践,自然能够成就佛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