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发展心理学学习笔记
第五章婴儿的心理发展——第三节婴儿言语的发展——学习整理(20)

第五章婴儿的心理发展——第三节婴儿言语的发展——学习整理(20)

作者: 幸福并感激着 | 来源:发表于2018-12-04 21:57 被阅读1048次

    婴儿言语的发展

    言语发展是婴儿心理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这不仅因为语言是人类心理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而且因为语言在婴儿认知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其以后的心理发展有着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言语对于婴儿发展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在西方,人们普遍认为语言的获得就标志着婴儿期的结束。英文“infant” 一词就来自拉丁语,意思是“不能说话”。正因 为如此,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对婴儿言语很少研究。只是随着50年代心 理语言学的产生,人们才逐渐从言语获得的角度来研究婴儿言语的发生发展。

    目前,心理学界对言语在整个婴儿期的发生发展已有了一个比较系统而深入的认识,在很多问题上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解释。但对于某些基本理论问题,目前仍存在激烈争论。

    婴儿言语发展理论

    在系统阐述婴儿言语发展蹲程以前,有必要探讨一下有关的基本理论问题,如婴儿言语的基本内容与过程、言语发生发展的生理基础、言语发生的内在机制等。

    (一)语言与言语基本过程

    语言是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而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它具有社会性和生成性等其他符号系统所没有的特征。索绪尔指出,应区分语言和言语,即区分社会性语言和个别性语言。言语即“实际 的话语”,实际上就是语言的传递过程。它包括听、读(感觉和理解的过程)、 说、写(表达过程)等过程。语言只有通过言语活动才能体现其作为交流工 具的职能,成为“活的语言”。

    言语过程主要包括言语感知言语理解言语表达三方面。我们所说的婴儿言语发展,主要就是指这三个方面能力的发生发展。其中,言语感知是言语活动的首要环节,是婴儿最早获得的一种言语能力。

    另外,言语反馈也是言语过程的一个环节,是将言语表述后的反应信息返回到大脑中去,并对语义进行分析的过程。它使言语活动更加准确、清晰、可懂

    (二)婴儿言语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

    这是当代心理语言学和发展心理语言学中最尖锐复杂的基本课题之一。到目前为止,已先后出现了五种颇具代表性的理论假说。在这些理论之间存在着非常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有:语言是先夫还是后天习得的,是被动学习还是主动创造的,以及认知(尤其是思维)与言语发展的关系等

    1.强化说

    巴甫洛夫和斯金纳都认为,言语的获得就是条件反射(无论是操作性还是经典性)的建立,而强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斯金纳特别强调“强化依随”(即紧跟在言语行为之后的强化的刺激)在婴儿言语行为形 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乔姆斯基对此进行了深刻批评,并认为婴儿不可能通 过强化而最终获得语言。我们认为,强化说有其合理性,可以解释清楚某些 低级言语的发生过程,如最初的语音和单个单词等。

    2. 转换生成说

    这是乔姆斯基提出的一种语言理论。

    (1)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的,而不是通过模仿和强化得来的。

    (2)语法是生成的。婴儿先天具有一种普遍语法,言语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这一转化是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的

    (3)每个句子都有其深层和表层结构。句子的深层结构(语义)通过转换规则变为表层结构(语音等),从而被感知和传达。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有着许多合理之处,但其语言获得装置只是一种假设,尚未也很难得到证实。他过于强调天赋和先天性,低估了环境和后天教育的作用,忽略语言的社会性,有唯心主义倾向。1970〜1977年美国“人工野孩”吉妮的个案研究公布以后,乔姆斯基对其理论补充道,作为言语获得基础的这种先天机制,后天必须及时地暴露于语言的刺激下而被激活,否则就会失败

    3.模仿说

    这是由奥尔波特率先提出的关于个体言语获得机制的最早理论。他认为,婴儿语言只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后来的社会学习理论流派代表人物班杜拉认为,婴儿主要是通过对各种社会言语模式的观察学习(即模仿学习)而获得言语能力的,其中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

    哈里斯和哈塞默对模仿在言语获得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证实婴儿言语活动中有模仿成分。但怀特赫斯特对传统的模仿说进行了改造,并进一步提出了“选择性: 模仿”的新概念,认为婴儿对成人言语的模仿是有所创造、有所选择的

    我们认为,在婴儿获得言语的过程中有各种类型的模仿在起作用,而不仅是直接模仿(观察模仿)或选择性模仿单独作用所能承担的。概括起来:在婴儿言语获得过程中相继有四种类型的言语模仿行为:

    (1)即时的、完全的临摹

    (2)即时的、不完全的临摹

    (3)延迟模仿(有变形或创造性因素);

    (4)选择性模仿(可以按照语言范型的结构、功能在新情境中表述新的' 内容)。

    一般来说,即时性模仿在言语发展中的最初期起主要作用,但随后便被延迟模仿所替代。这两种模仿在2岁前发挥着重要作用。后来选择性模仿占据了主导地位,它使婴儿能迅速地掌握和运用大量语言材料和基本语法规则。但是,对于那些比婴儿已有认知能力远为复杂的语言范型,婴儿则不能模仿或者表现为不完全的模仿。因此,模仿说并不能解释清楚言语获得过程中的全部事实。

    4.认知学说

    与上述理论不同,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发展理论则强调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对言语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皮亚杰认为,语言是儿童的一种符号功 能,语言源于智力并随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认知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 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于动作的发展与协调 才产生了逻辑,由此才导致了语言的产生。也就是说,语言并非构成逻辑的 根源,恰恰相反,语言乃是由逻辑所构成。

    5.相互作用论

    近年来,语言发展的新理论强调内部经验和环境输入之间的相互作用。尽管存在几个相互作用模型,实际上它们都强调语言学习的社会语境一个有语言天赋的儿童会观察并参与到与他人的社会交流中,从这些经验中,儿童建立了一个将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与其社会意义联系在一起的交流体系。根据这个观点,与他人交流的先天能力与丰富的语言、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帮助婴儿去发现语言的功能和规则。

    尽管相互作用论把儿童看成一个积极的交流个体,但是关于儿童先天才能的争论还在继续。一些学者接受了经过修改的乔姆斯基的观点,他们指出,尽管儿童首先要弄懂语言,但他们会详细地阐述并重新提炼那些假设,它们是以接收到的输入结构为基础的。其他的学者对婴儿和学前 儿童的认知能力印象很深。他们认为,儿童将普遍认知的强大的分析工具应 用到语言中,而不是将那些被特别调和的工具应用到语言中来理解复杂的语言环境。

    即使是相互作用理论也没有逃过现代研究这批判的眼光,因为相互作用论认为语言表达能力来自于交流的经验。我们没有发现在语言技能的应用和|其他方面之间显示出很大不同的儿童。但是,对智力发育迟缓婴儿的研究, 表明他们的语用技能常常落后于其他方面的语言成绩。

     总的来讲,我们认为,应动态地、发展地考察婴儿言语发生的过程,而不能静止地、一般地来概括什么是决定因素,这样会流于形而上学和机械唯主义。言语发生的过程,实质上应该看做一个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杂的动态系统的活动过程在系统发生的初期,即时性模仿和强化依随可能相对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在系统发生的中、晚期,选择性模仿和婴儿自发的言语实践活动则可能起主导作用。而人类所独有的符号表征能力、适宜的发音器官及其活动则是言语系统发生发展的前提条件

    前言语的发展

    在系统阐述婴儿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较长的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称为前言语。一般都把从婴儿出生到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产生之前的这一时期(0〜12个月)划为前言语阶段。在此期间,婴儿的言语知觉能力、发音能力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逐步发展起来,出现了咿呀学语、非语言性声音与姿态交流等现象,统称为前言语现象或前言语行为。

    (一)言语知觉的前言语发展

    近二十年来对婴儿言语知觉的大量研究表明,婴儿在最初的几周内就已经听完了人类语言所拥有的绝大部分的语音差别;婴儿在出生后一周内就已能区分出人的语声和其他声音,这种区分而且还是类别性的; 3〜4个月的婴儿已能对辅音进行范畴性知觉,区别出清浊辅音的不同; 10〜12个月时,婴儿区分、辨别各种语音的能力已基本成熟,能够辨别出各自母语中的各种因素,并认识到它所代表的意义。

    周兢认为,在汉语系统中,婴儿的前言语阶段是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语音敏感期。围绕着语言最外在的实际显现——语音,婴儿发展了三方面的 能力,即前言语感知能力、前言语发音能力和前言语交际能力。她把婴儿前 言语阶段的言语知觉能力分为三种水平:辨音水平(0〜4个月)、辨调水平(4〜10个月)、辨义水平(10〜18个月)。‘综合近二十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 我们认为婴儿言语知觉的前言语发展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 妊娠中、后期(5〜8个月)

    这时胎儿已有了初步,的听觉反应和原始的听觉记忆能力,能大致区分出乐音、噪声和语音,并表现出对母语语音的偏爱。个别胎儿还表现出对语音的辨别和记忆能力。

    2.新生儿期(0〜1个月)

    这时婴儿已能对声音进行空间定位,并能根据声音的物理特征来辨别各种声音的细微差别,表现出对语音(尤其是母亲语音)的明显的偏爱。有研究发现,刚岀生1〜2天的新生儿对成人的言语就有明显的 “同步反应”。

    3.发音游戏期(2个月至3或4个月)

    这时婴儿已开始理解言语活动中的某些交往信息,能和成人进行“互相

    模仿”式的“发音游戏”,能够辨别区分并模仿成人语音,并能辨别清浊辅音,获得了语音范畴性知觉能力。

    4. 语音修正期(5个月至8或9个月)

    这时婴儿已能辨别言语的节奏和语调特征,并开始根据其周围语音环境改造、修正自己的语音体系。那些母语中没有的语音在这一阶段逐渐被丢失

    5. 学话萌芽期(9〜12个月)

    这时婴儿已能辨别母语中的各种音素,能把听到的语音转换为音素并认识到这些语音所代表的意义。这使他们能够经常地、系统地模仿和学习语音,为言语的发生做好了准备。

    (二)语音的前言语发展

    吴天敏和许政援将婴儿语言前期的语音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简单发音阶段(0〜3个月)、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和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卡普兰等则把它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哭叫(0〜1个月)、唧唧咕咕(1个月至5或6个月)、咿呀学语(6〜10个月)和标准化言语(11个月以后)

    朱曼殊、张仁俊在进行个案追踪研究后认为,前言语阶段语音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0〜4个月的单音节阶段、4〜10个月的多音节阶段和11〜12个月的学话萌芽阶段

    周兢通过对汉语婴儿进行纵向追I踪和横向补充的研究后认为,前言语阶段婴儿的发音练习大致经过单音发音I阶段(0〜4个月)、音节发音阶段(4〜10个月)、前语词发声阶段(10〜18个月)三个阶段。.而国外有学者把英语婴儿的前言语发音分为五个阶段,即反射性发声(0〜8周)、喁喁作声(8〜20周)、玩弄语言(16〜30周)、重叠牙牙学语(25〜30周)和非重叠学语(9〜18周)

    上述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婴儿的语音获得过程可归纳为:从最初的哭声中逐步分化语音,并沿着单音节音一双音节音一多音节音一有意义语音的顺序发生发展。朱曼殊、张仁俊认为,各类语音发生发展的顺序是由发音器官各部位的生理成熟程度所决定的。由于人类婴儿发音器官的生理发展具有共同规律,因此世界各国婴儿最初的语音发展也呈现出普遍的规律性。

    (三) 前言语交流的发展

    大量研究表明,婴儿在能够用语言进行交流之前的这一年里,能够采用一些特定的声音和姿态进行信息交流,这就是前言语交流。它们同样具备了言语的三大基本特征,即目的性、约定性和指代性。在言语产生以后的漫长时间里,它们仍在某些特定场合发挥着语言替代物的作用。

    1. 前言语交流的目的性

    贝茨及其同事研究发现,婴儿9个月时即能有目的 地进行交流,其标志是原始祈使和原始陈述 行为的产生,而后者包括呈示和给予两种行为。在原始祈使行为产生的过程中,婴儿为获得某一物体而发生以下变化:

    (1)交错注视;

    (2)更正交流失败信息

    (3)工具性姿态的仪式化。这种仪式化使原本是工具性行为的姿态失去原有功能,而只作为该行为的符号参与交流。

    2.前言语交流的指代性

    指示是前言语交流指代性的典型外在表现,在前言语交流过程中扮演着特殊而重要的角色。关于其起源问题,目前仍存在激烈争论。有研究发现,婴儿出生后9周就出现了类似于指示动作的姿势。这表明人类生来具有产生指示动作的某种“生物准备性”。也有 研究发现,指示动作的出现标志着随后语言能力的大发展,二者有一定正相关。

    3.前言语交流的约定性

    一些研究者认为,9个月时出现的工具性行为的仪式化现象,实质上是婴 儿语言交流约定性的最原始的开端。婴儿主要是通过模仿和仪式化这两个途 径来学习、掌握语言系统中的约定性指代关系的。出生后头半年里,婴儿就 可通过操作条件反射逐渐实现其交流行为的仪式化过程; 9个月时能真正通过模仿来学习掌握各种约定性。

    言语的发生

    关于婴儿言语发生及其标志问题,目前仍存在激烈争论。欧美心理学家认为,婴儿说出第一个与某一事物有特定指代关系的母语中的词标志着言语的发生,时间在出生后9〜11个月。我国心理学家认为,婴儿最早说出的具 有概括性意义的词才是言语发生的标志,时间在11〜13个月。综合多种研究 材料,我们认为,由于个体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婴儿言语发生的时间在 10~14个月

     (一)第一批词的产生及其生态学分析

    婴儿最早可以在9个月时说出第一个有特定意义的词语,最晚则在出生后16个月时。对这第一批词进行生态学研究发现,它们具有很强的场合约定性,即它们只能用来指代很有限的某个特定情景(场合)下发生(或出现)的某一特定事物,还不具备概括性意义,只具备原始的指代性、对应式的象征性和一定的交流意义,就好像是某一特定场合下特定事物的伴随物一样。

    但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婴儿说出的第一批词中,有一些已具备了概括性意义。这一发现表明,在言语发生过 ,程中婴儿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它推翻了 “第一批词不具有概括意义”的结论,并将严格意义上的词语发生的时间推进到出生后10个月。

    (二)词语的获得与运用

    在言语发生阶段,婴儿词语的获得与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继续掌握一些场合限制性较强的词; 

    (2)已掌握的词开始摆脱场合限制性,获得初步的概括意义

     (3)开始直接掌握一些具有概括性和指代性功能的词语

    其中,词语的去场合限制性凑婴儿真正掌握词语、获得概念的重要途径其外在表现为,原本只用于特 场合、特定事物的词语,现在迁移、运用到与此事物有关的不同场合。

    关于这一阶段婴儿获得与运用词语的内在机制问题,巴雷特等在核心因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原型理论„它很好地解释了 “外延缩小”“外延扩大”“匹配错误”等婴儿获得词语过程中所特有的现象,也得到实验研究 和实际观察结果的有力支持和证明,因而是可接受的。

    言语的发展

    10〜15个月的婴儿平均每个月掌握1〜3个新词。这样到15个月时婴儿 就能说出一批词了。随后掌握新词的速度显著加快,19个月时婴儿已能说出 约50个词。此后,婴儿掌握新词的速度进一步突然加快,平均每个月掌握25 个新词,这就是19〜21个月时的“词语爆炸”现象。在此后的2个月内,婴 儿说出第一批一定声调的双词句,从而结束了单词句阶段,进人词的联合和 语法生成时期

    (一) 双词句的生成及其机制

    双词句比单词句表达的意思更明确,已具备语句的主要基本成分。但是它仍然简略、断续、不完整。有些看起来更像人们打电报时所用的语言,被称为电报句;有些则是由一个常用词作主词,再加上一个指代事物、动作或属性特征的词语,称为主词句,如“那书”、“嘿,气球”、“更多牛奶”等。 相应地,双词句的生成规则也有两种:一是中轴开放式联结,即以常用词为 中轴,在其前或后联结一个关于事物、动作和属性特征的词,组成主词句; 另一种是范畴对应式联结,即由来自两个不同范畴(种类和性质上不同)有内在实际意义或特定关系的词联结,从而组成电报句。

    (二) 语法的获得

    大量研究表明,20〜30个月是婴儿基本掌握语法的关键期。而到36个月 时,婴儿已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成为一个颇具表达能力的 “谈话者”。

    在婴儿掌握语法规则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过度规则化或规则扩大化现象,这与婴儿自我中心思维的绝对性有关。关于婴儿获得语法的内在机制问题,人们提出了不同的假说或 理论试图进行解释,如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说、麦克温尼的类推生成法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五章婴儿的心理发展——第三节婴儿言语的发展——学习整理(2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pp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