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426918/5567af4811ffb66f.jpeg)
人生短暂,苦乐兼程。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那一天,道成归天,人也就埋了黄土。
面对这些如同变脸谱般的总是似曾相识的大大小小的苦难,我们是一蹶不振,庸庸碌碌,还是奋力一搏,淡然置之,尘归尘,土归土。《老人与海》这部小说告诉了我们答案。
1.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著名的中篇小说,该小说于1953年获得美国的普利策奖,以及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是海明威最为得意的作品。
全篇的描写简洁有力,通篇故事并没有什么大的悬念和反转,出场人物也很单一,讲述的是一个老渔夫在海上同一条大鱼搏斗的故事。
但是就是这么简洁的叙述,却能让人心生波澜,感受到那种沧桑的、力穷一搏的悲壮气氛。
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幕场景:天海苍茫间,目及所至,无一人,无一船只,只一位瘦骨伶仃的垂暮老人,撑着一艘单薄的小渔船,孤立无援,在广袤的海面上颠簸。
这油画史诗一般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黑格尔说:人格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只有借矛盾对立面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才能衡量出来。
在这里,两种力量形成了巨大的、鲜明的对比。暴风雨,随时可以吞人的大海,以及大海内部的危机四伏,对应着身单力薄的暮年老者。
老人连续84天出海,捕不到一条鱼,但是他仍然坚持在第85天出海。这一次出海给它带来了巨大的收获,同时也给它带来了致命的危机。
被捕到的这条大鱼,生命力非常的顽强。它仗着这里是它的地盘,自信自己的威力足以令对方放弃念头,与老人展开了三天三夜的消耗战。
老人在缺水缺粮的条件下,并未妥协,没有自怨自艾,没有消沉,靠着沙丁鱼肉保存体力。
最终,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大鱼成了老人的俘虏。乃至在回程途中,闻见血腥味的鲨鱼几次三番的挑衅攻击,都在老人的奋力反抗下,败下阵来。
很难想象,在那样的生存绝境中,那双苍老的手是如何奋力拼杀,搏出一条血路来。但凡意志力稍微松懈一点,就会被鲨鱼果腹,大海吞噬。
2.
老人奋力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是文中的主题和亮点。他说过一句话: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种种磨难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会有不同的结果。区别在于,他们对这种磨难所作出的解释。
如果他对磨难做出的解释是无法逾越的障碍,是天灾是人祸,那么他会充满了悲观情绪,意志消沉,无力对抗,最终只会消磨了自己。
但是,如果发生在意志坚强的人身上,他会越挫越勇,把之视为考验,战胜它,并以之为荣。
就像毛主席作过的一句词: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
只有强者才会把苦难视为自己的财富和机遇,以战胜它们视为乐趣。你强它就弱,万物皆如此,一味消极忍让只会遭受更多的痛苦。
假若老人屈从于大鱼或者鲨鱼,在没有任何武器的时候放弃抵抗,那么结局可想而知。
3.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可能一辈子也不会遇到像小说中的老人那样直面生死的危机,但从老人身上,我却看到了一种积极乐观,永不言弃的精神。
受到这种力量的鼓舞,我觉得现在所遇到的小小的挫折是多么不值得一提——在生死面前,所有的事都是小事。
生活就是一盘菜,酸甜苦辣全凭个人感知,你用什么心态去面对它,它就会呈现什么滋味。
当我们选择坚强乐观,不为失败气馁时,生活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个个惊喜,往往出乎意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