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创立了个体心理学,主要以自卑感和社会兴趣为研究核心,阿德勒的一生,是不断超越的一生,是走向成功的一生。阿德勒指出,个体的追求优越感是以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学事实为前提的,即人的自卑感,所有的儿童天生都有一种自卑感,,它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内心的自卑感。个人处境的改善会缓和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
阿德勒研究出了“自卑与超越”的心理学主张,并称自己的思想体系为“个体心理学”。阿德勒的人性观是指向社会性的,一个人总是在有目的地追求,追求发展、追求伟大、追求完善、追求完美、追求优越感。这就是阿德勒自卑而超越的思想。
阿德勒能提出这么伟大的思想,这与他自己自卑而超越的一生是离不开的。阿德勒小时候出生在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个商人,家境比较优裕。阿德勒是家庭的次子,在犹太传统中,长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非常特殊,他的哥哥也不断地提醒阿德勒他才是家里的长子。阿德勒也许因此体会到出生次序的重要性。阿德勒的童年是快乐的,有很多的玩伴,这让他很有归属感和社会兴趣的萌芽。
不幸的是,阿德勒在童年时得了佝偻病,5岁患上了致命的肺炎,医生认为他不行了,家人也不抱什么希望,这段时间是阿德勒内心最自卑的时候。但奇怪的是,阿德勒几天后竟然奇迹般地活下来了,这让他产生了不相信医生的心理国。
阿德勒中学的成绩很差,特别是数学更是一团糟,同学们看不起他,老师也认为他没有什么可塑性,这对阿德勒的打击是很大的,但他不相信自己学不好,他把内心的这种自卑化作一股向上追求的力量,用刻苦努力换来了成绩的上升,一学期过后,他成了班级的优等生,同学们也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这让他自信心大增,从这件事使阿德勒认识到,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中学毕业后,阿德勒考入维也纳医学院,系统地学习了有关心理学、哲学的知识,并受到医学的良好训练,从这时起,阿德勒开始研究心理学了。
阿德勒指出,对儿童的教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积极的自我观:教育者要给孩子持续的信任,发展他们的自信,过多的批评会造成怯懦和不自信,给予自由和机会,促进孩子自立,教育者过于展示优越感会滋生他的依赖心理。要给孩子树立榜样,鼓励他自我要求,自我创造。
2.发展积极的困难观。鼓励孩子遇到困难自己解决,父母提供适当的挑战,塑造他们的勇气和自信,允许孩子去尝试,不要事事包办,要让他们去探索。
3.发展积极的他人观。鼓励孩子积极融入集体,与他人合作与共享。教孩子学会理解他人和换位思考问题。鼓励孩子帮助他人,乐于奉献。
4.发展积极的异性观。发展孩子与异性交往,全面理解异性和与异性的亲近感,不要创造无知和距离,促进热情,信任和友善,不要播种敌意和不信任。
我觉得阿德勒对儿童的这四条要求非常贴切他的教育思想,做为一名老师和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这四条教育思想,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是理想中的模样,才是新时代的好少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