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狐”或是倒过来

作者: 水窮處云起時 | 来源:发表于2019-01-29 01:03 被阅读16次

        放假之前从图书馆借了本不像样的《雪山飞狐》,页都掉了,凑合着还能看。余生还很长,真羡慕自己还没有全看完金庸小说,慢慢来……

    “飞狐”或是倒过来

        以前听一位朋友讲过,《雪山飞狐》是部神奇的小说,可惜我当时并未读过,所以也没有产生共鸣。最近读完之后,我发出了同她一样的感慨“真的很神奇!”

          哪里神奇了?一是小说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在讲故事,金庸先生把这一方法用的真的太好,比如,同样是在讲十年前胡一刀和苗人凤的那段恩怨仇杀, 宝树、苗若兰、平阿四及陶百岁的讲述却是有所不同,而在行文中金庸先生对宝树讲述的那段着墨最多,苗若兰只不过对于宝树所讲内容与自己听到的不同之处再次进行讲述,两人所讲不同,肯定是谁在说谎。平阿四就证实了这一点,然后再对所讲内容进行补充。而陶百岁则是对故事的结尾和一些配角进行了解释。故事到此完整,十年前的场景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之前我也读过一部讲故事的小说,情节极其精彩,我深深折服于作者强大的脑洞,可是就是表达不够精练,在倒叙那段故事的时候,第一次,完整地讲了一遍故事。第二次,完整地讲了一遍故事,内容当然和第一遍有出入,出现了一些人物、道具,补充了第一段故事的纰漏,同时又出现了新的纰漏。第三次,亲历者情景再现了故事的原貌。过多的重复,严重影响了我看小说的心情,觉得太过啰嗦。这样不好,听了三遍不同版本的故事,然后告诉我第三个才是真的,我只想打人,你确定不是在浪费我的时间。这样看,讲故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是主角设置也很神奇,我读完完全不知道主角是谁,像是一波群演。被认为是主角的胡一刀夫妇就活在故事里,苗人凤是没有死,却像是打酱油的,小说过了差不多四分之三才出来,小说前半部分的也是活在别人的回忆里。而小说一开始真的是群演在打架,这部小说要是拍电视剧很烧钱,在金庸小说里只能算是短中篇小说,可是人物却是很多很多,小说一开始就有关外饮马川陶百岁、陶子安父子、北京平通镖局总镖头熊元献、火龙门北宗阮士中、曹云奇、田青文与南宗殷吉……开始读的时候我老是分不清谁是谁,人名也记不住。看了四分之一主角还没上场……还有就是胡斐貌似才是主角,“雪山飞狐”指的不就是胡斐,他是连接胡一刀夫妇、苗人凤、苗若兰……的关键人物,围绕他的情节线索更多。

    “飞狐”或是倒过来

            三是误会、巧合推动情节的发展。让人不由得感慨“世界真小”。首先是姓胡的带头大哥(让我想起来了天龙,哈哈哈),不得不吐槽,你千辛万苦地约了三个傻兄弟,不是先解开误会而是先设宴饮酒 ?后胡大哥之子将实情告知三兄弟,三人一个接一个当众自刎。兄dei你能长点心不,不交代一句后事就那么着急赴死?这么狗血,只有小说里有了。情节需要,却不太符合现实,人是很复杂的。我们不能用简单的好坏去评价一个人,可是有时候的确可以用好坏去评价一个小说人物。故事的巧合与人物的性格有关,可是总觉得性格的刻画缺了些,所以有时候巧的很不自然。

        最后,结局也很神奇。胡斐会不会砍下那一刀,听说作家笔下的人物都是有独立于作者本身的意识,金庸先生不知道,就留给读者。没有结局也是最好的结局,当真的有一个答案的时候可能会更失望,有期待有想像要好些。

    有些故事永远没有了答案,怀念先生!

        关于李自成之死,有好几种说法。第一种是《明史》说的,他在九宫山为村民击毙,当时谣言又说是为神道所殛。第二种是《明纪》说他为村民所困,不能脱,自缢而死。第三种是《明季北略》说他在罗公山军中病死。第四种是《沣州志》所载,他逃到夹山出家为僧,到七十岁才坐化。第五种是《吴三桂演义》小说的想像,说是为牛金星所毒杀。
    历史小说有想像的自由,可以不必讨论。
    在小说中加插一些历史背境,当然不必一切细节都完全符合史实,只要重大事件不违背就是了。至于没有定论的历史事件,小说作者自然更可选择其中的一种说法来加以发挥。

    历史和文学写作:从写作形式来看,历史写作与历史文学都属于历史叙事;从写作内容来看,都在讲历史;从写作功能来看,虽然最终都是满足今日读者之需要,但是,历史写作是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达,而历史文学是作者的自我表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飞狐”或是倒过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dt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