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后感与观后感更“无用”的写作课:创意作业
更“无用”的写作课 || 逃脱死亡的追赶 浅谈《兰戈利尔人》

更“无用”的写作课 || 逃脱死亡的追赶 浅谈《兰戈利尔人》

作者: 经年鲤 | 来源:发表于2018-07-08 15:22 被阅读129次
    更“无用”的写作课 || 逃脱死亡的追赶 浅谈《兰戈利尔人》
    课程专栏链接:简书版权中心年度大课:更“无用”的写作课

    第四讲:授课老师王小麦,主题:“好故事的样子:有趣的启示另一种生活”

    创意作业:请选择一部既有趣,又有启示性的小说,写一篇读后感。(写出它有趣在哪里,对你的启示又在哪里?)


    写作课的第一篇作业中,我曾向大家推荐了斯蒂芬·金的的一本不太流行的小说《兰戈利尔人》(The Langoliers),其后有朋友问我,这到底是本什么书?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刚好赶上第三篇作业是关于书评的,于是我又找出这本书,一边再次回顾一下,一边把自己的一些感想记录下来,和大家分享。

    这本书是斯蒂芬·金“午夜禁语”系列中的一本(一共四本),出版于1990年。在1995年被搬上银幕,电影的中文名称是《时间裂缝》,和当年一同上映的《申肖克的救赎》相比,无论是图书还是电影,两者的关注度都有极大的差异。但是,《兰戈利尔人》却是最具有斯蒂芬·金强烈个人风格的作品,就豆瓣上的评分而言,也高达7.4分,说明但凡看过这部作品的观众,都对它有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个离奇诡异的故事,开始于一架从洛杉矶飞往波士顿的夜航767客机上,一切都平淡无奇,乘客们纷纷进入梦乡。

    下一秒,刚刚完成长途飞行,搭乘这班飞机回家的机长布利安·恩格尔从噩梦中惊醒,才发现眼前的景象比他的噩梦更加恐怖。在三万七千英尺的高空中,几乎所有的乘客都消失了,包含所有的机组人员。飞机上只剩下十个怎么看都像是随机挑选出来作为实验品的男女老幼,其中包括一个盲眼女孩儿狄娜、杀手尼克·亚伯特和一位神经质的中年男人克雷格·吐米。

    机舱外,拥有数百万人居住的大城市沉浸在无尽的黑暗中,没有一丝亮光,没有一丝生命存在的迹象,飞机发出的信号得不到任何回复,似乎整个世界上只剩下他们。

    慌乱惊恐中,飞机在班果尔国际机场降落,一切都是熟悉的场景,唯独没有生命的痕迹。不但如此,所以的一切都在死亡中慢慢失去其存在的意义。食物没有任何味道、打火机根本点不着、在机场大厅里喊出的话语没有一丝回声、啤酒喝起来根本平淡无味……

    迷惑中的人们终于发现,并不是其他人失踪,刚好相反,是他们自己迷失了,他们通过了“时间缝隙”,因为在飞机上沉睡着,而被带到了一个已经消亡的世界中,或者说被意外地抛弃在了过去。

    盲女狄娜在这无穷的寂静中,竟然听到了一种可怕的声音,那声音正在慢慢接近,她狂躁地喊着:“要是它到达的时候我们没有走,我们就会死!”

    没有人相信狄娜的疯癫,除了焦躁不安的克雷格·吐米。他的童年是在高压力的黑暗成长环境中度过的,他的银行家父亲不断地给他施压,要求他比任何人都要出色。并且扬言,如果他不够努力、不够拼搏,那些个畸形、怪异的“兰戈利尔人”就会抓住他、吞掉他。

    现在,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这片死去的世界中,“兰戈利尔人”是最终的清道夫。它们会像发育不全的海滩球,跳跃、舞动,呈波浪状快速冲过来,它们会毫不留情地吞噬掉所有脚步缓慢的存在,杀掉所有懒惰的家伙,所到之处一切终将变成乌有。

    慌乱中的克雷格·吐米企图说服大家重新发动飞机,但是飞机里已经没有足够的汽油,而在这个消亡世界中的任何东西都失去了本来的功效,那么即便将汽油加入飞机油箱,却仍旧不能点燃,他们走不了了。

    克雷格·吐米铤而走险了,在他看来,身边的其他人都是愚蠢、懦弱而且狂妄自大的,他们是注定要被“兰戈利尔人”干掉的废物。克雷格·吐米企图杀死所有阻止他的人,盲女狄娜成了牺牲品。

    返回机舱的人们意外发现,飞机里的时空仍旧是活的,是有生命力的,从消亡世界里带进来的东西竟然缓缓地重新获得了应有的能量。到了此时,那个被盲女狄娜预言的恐怖声音已经清晰可辨。

    再也不能耽误时间,“兰戈利尔人”嘎吱嘎吱的声响已经变成了一种令人疯狂的尖叫。弥留之际的狄娜让他们放了克雷格·吐米,因为“他们需要他”!

    在飞机的东侧,在清晨的微光中,目光所及的树木、高压线铁塔、公路和一切的一切,都在一种能够感受到的低沉噪音中消失殆尽,那里的一切只剩下一片灰色。

    飞机就要发动了,一声轰鸣让所有人都痛不欲生,机场大楼瞬间倒塌崩溃,噪音已经震耳欲聋。无数的张牙舞爪的球向着飞机滚来,它们身后的灰色也不见了,那里只剩下一种无边无际的黑暗。

    克雷格·吐米在奔跑,他掠过飞机,向望不到尽头的跑道跑去,他尖叫着:“不要!爸爸!不要!我会学好!请你叫它们走开……”

    他跌倒在地,他不知道自己的脚已经不存在了,他仍在努力前进、跳跃,直到被彻底吞噬。

    克雷格·吐米引走了“兰戈利尔人”,飞机终于跌跌撞撞地窜上半空,无尽的黑色深渊留在了身后,一个曾经存在过的世界消失殆尽。它们永远都在那里,等待着,死气沉沉、空空洞洞、冷冷清清。就如同今天会变成昨天,现在会变成过去。“兰戈利尔人”等待着永恒时间的计时,永远跟在后面,直到噬蚀。

    夜空中,飞机再次接近那如同北极光一般的“时间裂缝”,所有人都在低气压的作用下进入了梦乡,除了尼克,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在“时间裂缝”那如河流般华丽的色彩中,他经历着和刚才的一切完全对立的体验,他亲手把自己带进了这片耀眼的色彩中。

    “真华丽!”他想着,“这儿,生命……也许所有的生命……开始。生命在每一天的每一秒都更新着,这儿是创造的摇篮和时间的源泉。在这儿,不允许有‘兰戈利尔人’。”

    在无穷无尽的绚烂色彩中,尼克看到自己变成了透明的幽灵,在最后的喊声“哦,我的天啊,那么美!”中,他消失了。

    等到活着的人们再次醒来,他们到达了洛杉矶国际机场,然而等待着他们的仍旧是无垠的黑暗。再次踏上脚下的土地,惶惑不安的人们又听到了若隐若现的声音,那是一种仿佛清风吹过管道的“啊啊……”的声音,慢慢地扩大、像缓缓靠近的波浪。

    四周的一切都在慢慢变化,色彩一点儿一点儿出现,各种味道慢慢在空气中弥漫,他们的脸终于亮了起来,“这一次,它带着我们进入了未来!现在我们正在一个等待诞生的世界中!”

    仿佛一秒钟而已,他们的身边充满了人,候机大厅里人声鼎沸。最后活下来的六个人,笑着、拥抱着,一起跑向面前的整个世界中!


    斯蒂芬·金的作品有一种魔力,在他的故事中,普普通通的人,看似平常的日子,却永远有危险的味道。他是个不怎么追求华丽文字的人,在他的作品里,鲜少有刻意营造的恐怖场景,环境的描写也往往一笔带过。

    他的这部作品尤为如此,一个如此离奇诡异又曲折复杂的故事,也不过才十万字而已。就连最重要的“兰戈利尔人”,从头到尾的描写竟然非常简单。相反的,故事里的人物,秉承着作者一贯的叙事风格,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细微的心理变化、人与人之间的纠缠和矛盾、善与恶的探索,让故事自行发展,让读者沉浸其中,战战兢兢、冷汗涔涔。

    抛开翻译作品语言上的异域腔调和文化背景上的疏离感,这部小说让人觉得很“偷懒”。除了必须要交代的事情多说几句,连人与人之间的对话都省略到了极点。消亡世界中一切的东西都失了本色,这原本是多么“吓死人”的现象。然而作者的笔墨竟如此简单,一瓶打开的啤酒,也不过用了“没有一丝泡沫,喝一口根本平淡无味”两句话就讲完了,最多加一句“好淡!快要淡出鸟来了!”

    可是,这正是故事本身应该给人的感觉,处于消亡世界中的人们,对一切都是未知的,是莫名其妙的,是难以察觉和理解不了的。这种似乎留白的叙事风格恰恰给了读者最大限度的恐惧,那就是对未知的恐惧,人心底里最深层的恐惧。

    在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完全理解自己为什么会觉得如此恐怖,当那些丑陋的鸣叫着的“兰戈利尔人”冲过来的时候,我的汗毛竖起,好像它们就在我的背后。故事里的人们所经历的一切折磨,我都感同身受,这便是作者带给我的共鸣,也就是所谓的“感官上的有趣”吧。

    不过,等到合上这本书,我还在思考,思考什么呢?不再是故事里的惊悚情节,也不是牺牲自己拯救其他人的人性闪光点,更不是人们终于死里逃生后的喜悦,这些都已经伴随着阅读而一一体会了。

    想了又想,我终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这本作品对“时间”的探讨,与斯蒂芬·金善于在普通故事里探讨深层社会和哲学问题一样,这本书也通过故事探讨了一个复杂得多的问题。

    在霍金的《时间简史》里提到,时间随着宇宙的变化而变化。我们作为时间轴线上的一个点,似乎只能感受到“现在”,而这个“现在”从来不是“现在”,因为它从未停息。“现在”已经如此诡异,那“过去”又是什么样子?在“过去”的世界中,一切都必须消亡吗?消亡后又会是什么样子?那么“未来”呢?运动着的时间会产生什么样的世界呢?我们有没有机会一窥它的诞生呢?

    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停止思考,我不是物理学家,也不怎么了解哲学,我唯一知道,在时间面前,我们唯有坦诚相对,唯有尊重这一无解的难题。

    然后呢,我又想到了“兰戈利尔人”,那个永远呆在那里的冷冰冰的怪物,那个毫不留情的杀戮者。如今的世界,我们都活在越来越快的节奏中,我们越来越忙,时间越来越不够用,越来越多的压力,越来越多想做而无法做到的事情。

    玛雅人的预言中有一句令人费解的话,据说“时间会越来越短”,听起来莫名其妙,可是我们正在经历着。小说中的悲剧人物克雷格·吐米既阴险又暴虐,可他实际上既勤奋又自律。试想一下,如今的社会,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我们身边的人,不都被鞭策着向前奔跑吗?

    我们都或多或少地想到过“不要输在懒惰”上,我们的内心都无比担忧,我们到底在怕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害怕?是不是“兰戈利尔人”早就住进了我们的心里?

    这本小说写于28年前,那时候作者营造出的一个对时间快速流逝的焦虑氛围,在28年后的现在已经显露在了现实生活中。回头想想,这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好了,现在已经是晚上十一点。我终于在满手的冰冷汗渍中写完了作业。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我的未来的每一天都无比珍贵!我的耳边有隐隐约约的“咯吱咯吱”声响,我知道在追逐死亡、吞噬时间的“兰戈利尔人”看来,每一个人终将会成为它们鲜美的食物,没有人能够逃脱死亡的追赶。

    我衷心地祝福你做个好梦!

    课程专栏链接:简书版权中心年度大课:更“无用”的写作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东非虎:我也时常感到时间快速流逝的焦虑。:sweat:
        经年鲤:@东非虎 中年危机:sweat::sweat:
      • 唐朝李白:你们真的读了好多书,也确实会思考
        经年鲤:@唐朝李白 哪里,中国历史和古文是我最欠缺的部分:sweat_smile::sweat_smile:
      • 书童2002:更见您的写作功力 👍👍
        书童2002:@经年鲤 真心话 💞
        经年鲤:@书童2002 过奖了,谢谢:pray:
      • 暮荣司徒:这篇读后感写得有血有肉,画面感强,身临其境。很好看
        经年鲤:@温哥华暮荣司徒 谢谢您:heart:
      • 铮铮豆妈:👍👍👍
        经年鲤:@铮铮豆妈 谢谢:pray:
      • 疯小鸟:有点意思,我对这个课都有兴趣了:smile:
        经年鲤:@青小鸟 那就加入吧……极好的学习机会!
      • 王小麦:这篇写得读后感有些意思了。其实看完后,如果对时间感兴趣,也可以看看关于时间方面的哲学性的书籍,比如柏格森就提出了“绵延的时间”。
        经年鲤:@王小麦 谢谢您!很多时候读一本书,引起一种思考,指引自己再去读一本新书,再思考,这真是无限的乐趣所在!:pray::pray:
      • 北烟胧月:写的棒棒棒
        北烟胧月:@经年鲤 学了好教我,哈哈
        北烟胧月:@经年鲤 不客气,你很棒,好好学写小说啊
        经年鲤:@狐八妹 谢谢亲!
      • 任真:今天不是周三呀。
        经年鲤:@任真 作业比较多,这篇已经交晚了。最近会不定时了。:joy::joy:

      本文标题:更“无用”的写作课 || 逃脱死亡的追赶 浅谈《兰戈利尔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gg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