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感谢我的朋友施美人。
感谢她推荐这本书给我——克里斯多福·孟《亲密关系》
感情生活中,我们其实是为了弥补自己的需求不足,才会寻找另一半,但同时,在相处中,我们也会给对方非常大的压力和负担。
要知道,改造伴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然而,这些就是吵架的根本原因。
然后累计上失望,累计上斗争,累计上报复,这段感情就成了不折不扣的牢笼。
如果你真的能够意识到,解决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己的内心,如果你的内心能够接受你童年所发生的一切并感谢父母给予的那些爱,你会发现,你所有的需求都不用向对方索要。
Chapter.01
其实我们都知道,吵架解决不了问题,而且越吵架越生气。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吵架呢,我们为什么要这么生气呢?
其实很好理解,因为:
生气能够麻痹心中的痛。
因为愤怒会给人带来力量感,让我们觉得“这不是我的错”,在这种情况下,你忽略了对自己的审视,你不需要面对自己曾经受过的伤害。
生气可以让对方感到罪恶感,从而控制对方。
我生气是想要给他压力,让他有罪恶感,从而让他自己改好。
生气会让自己感觉自己是对的。
从小到大,我们都在追求认同,小时候我们没有得到认同,因为我们无法反抗我们的父母,而现在我们可以和自己的伴侣吵架,然后把你的愤怒表达出来。这么做,至少自己会觉得自己是对的。
无论哪一种,其实都不能解决问题。
我们得清楚,自己是想要对呢,还是想要快乐的生活。
或者说,我们是想要自认为对的呢,还是想要一个快乐的生活。
Chapter.02
李雷和韩梅梅两个人,他们生活过的很好,而且相互都觉得自己很爱对方,都觉得自己找到了自己的终生伴侣。
两人在一起居住久了之后,矛盾逐渐凸显出来。
韩梅梅每次洗完澡之后,洗手间都不收拾,弄的乱七八糟。
起初呢,李雷并没有这么生气,他还跟韩梅梅说,梅梅啊,你要记得打扫,不要搞这么乱哦。
当李雷发现自己说了很多次,韩梅梅仍旧没改的时候,李雷终于忍不住,爆发了。
李雷:梅梅,这个浴室简直没办法进人了,每次你用完就弄的乱糟糟,你有没有替后面的人考虑一下,我跟你说过多少次这样的话了!
韩梅梅:知道啦知道啦,我会收拾的,你等一下嘛,我一会儿就收拾。
李雷:现在已经很乱了,你能不能现在就收拾?
韩梅梅:你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对我呢?至于吗?一个洗手间没有打扫干净而已,你帮我收拾一下就好了啊,怎么会这么严重呢?
两人越吵越严重,直至后来,两人相互指责对方不爱自己:没想到你是这么自私的一个人,我没想到你竟然对我是这个态度。
直至最后,他们疲惫地说,不行就分手吧。
Chapter.03
当然,后来他们没有分手。
经朋友调节,李雷和韩梅梅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两人之所以对一件事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其原因竟是他们童年的那些经历。
李雷为什么会对韩梅梅乱糟糟的浴室这么生气呢?
因为李雷出生在一个多孩子的家庭,家里孩子多,父母忙,经常没时间管他们,李雷从小就觉得自己说话没人听,有时候跟父母说什么事情的时候,哥哥姐姐一打岔,话题就岔过去了,自己得不到应有的照顾和重视,以至于经常觉得自己被忽略、自己的声音无足轻重。
其实这是典型的价值感缺失的情况。
所以,在李雷找伴侣的时候,就特别希望伴侣能够倾听、重视自己,所以,他觉得自己跟伴侣说了这么多次乱扔东西,伴侣都不听,这才是重点。
因为这件事揭示了他童年时代的那个伤痛,他会觉得,怎么又遇到了这样的事,这是潜意识。
当然,李雷是不能这么清晰的想到这些层面的,如果他能意识到,他就会会这么生气了。
其实,类比之下,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我的伴侣别的都挺好的啊,唯独这件事儿,不能碰。
如果你的伴侣有这样的情况,那一定是这件事引发了他潜意识当中那种无价值感。
而韩梅梅呢,她小时候父母是对她是非常严格。
她小时候倒是获得了很多关注,但这种关注,是极其严格的。
比如说,她把玩具乱放的时候,她的爸爸就会跟她说,如果你再不收起来我就会给你扔掉。
然后韩梅梅没有收,她爸爸真的就把玩具扔掉了。
韩梅梅觉得,自己从小到大都被这样管束,都被这样惩罚,这是没有爱的表现,父母根本不爱她,她的父母可以因为一个地方的整洁就扔掉她的玩具。
这种伤痛小孩子可能不会表达,她可能会说,那好吧我就放在别处好了,但当韩梅梅找伴侣的时候,就很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个跟父母对待自己方式不一样的男人。
她不是在用把卫生间搞乱这件事惩罚李雷,这一切都发生在潜意识。
就好比我们身边有很多人磨蹭,可能就是因为父母小时候对他们管教太严整天唠叨,所以才在长大之后照样表现成的磨蹭,这时候,他的潜意识里其实是想看看,对方是怎么对待他的,跟他的父母对待他的方式一样不一样。
而对方一旦触发了跟他父母一样的对方方式时,他就会特别的伤心和难过。
Chapter.04
那么,这个架应该怎么吵呢?
如果我们纠结在这件事上,那最终的结果,只能分手,或者麻木。
最好的方式是,用爱解决所有的伤痛。
当你知道对方内心有这样的伤痛的时候,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是能够激发起你内心当中对对方更多的爱的。
因为你要相信,当你在茫茫人海找到他的时候,这是你们的缘分,这是你真的喜欢他,你是因为真的喜欢他,才会跟他在一起的。
去调动早年间的那些回忆,把爱调动出来,用爱来回应对方心中的那个伤痛,而不是简单的指责“你应该”怎么样。
Chapter.05
比如,如果李雷和韩梅梅如果这样对话:
李雷:我对这件事之所以这么敏感,主要是由于自己小时候总是被忽略,我觉得我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无论我怎么说话都没人听,这个不是你的问题,是我自己的问题,我太需要被别人倾听。
当李雷这么说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出来,他能够重新审视自己,这个问题不是伴侣的问题,而是由于自己内心缺失所造成的。
韩梅梅:我觉得你每次这样一指责我,我就特别的挫败,因为从小我父母就是这么对我的,只要我放错地方或者是来不及收拾什么,他们就会将我的东西扔掉,我觉得他们根本不爱我,所以当你说这些话的时候,我的内心又觉得,我配不上你了,我觉得非常自卑。
如果这时候,李雷能够对韩梅梅说:亲爱的,我怎么会不爱你呢,我是非常爱你的。然后,两个人又重新回到感情的建设层面。
但大多数时间,我们都不会揭示自己内心的伤痛,因为揭开疮疤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所以我们宁愿在一些小事上吵啊吵的。
Chapter.06
在爱和被爱过程中,我们都曾经历过痛苦、恐惧,也体验过狂喜与极乐,我们渴望建立真挚的亲密关系,却又害怕再度受伤。
要知道,没有人能年复一年的活在火辣、热情、浪漫的亲密关系中,但我们能在亲密关系的旅途中,学习面对自己最好以及最糟糕的特质。
懂得允许,懂得爱与珍惜,最终找到通往爱和幸福的桥梁。
Chapter.07
家,是自我修炼的最佳场所。
灵魂关系中,最重要的,便是允许,我们要懂得,我们做出的每一件事,都应该是听从自己内心的指导。
如果你能明白允许的道理,那么你就能明白,生活中很多的事,都可以随他去了。
比如佛教伽耶修炼的“随他去”法门,比如孔夫子倡导的“无可无不可、尽人事听天命”,都说的是这个道理。
我们只有在允许的情况下,才能静下心来好好的思考。
如果我们的精神一直处在不允许的状态,那我们会无比烦躁,总觉得患得患失,做什么事都做不好。
但如果你能放下对结果的控制欲,将得失放在一边,如果我们能在每件事发生之前都在心中默念允许,我想,很多事情就不会变的这么糟糕了。
我们的焦虑大多来自对无常的恐惧,因为抗拒无常的发生,所以我们焦虑,如果我们的生活中能够有了允许的态度,你就会发现自己能够依据自己灵魂的本质来做事。
Chapter.08
两个相爱的人,在地球上创造了一个伊甸园,并开启了天堂之门。
经验说,这是不可能的。
爱说,事无好坏全事在人。
骄傲说,这太可笑了。
爱说,事无好坏全事在人。
谨慎说,这太冒失了。
爱说,事无好坏全事在人。
理性说,这不合理。
爱说,事无好坏全事在人。
迷信说,这会带来霉运。
爱说,事无好坏全事在人。
远见说,这没有希望。
爱说,事无好坏全事在人。
当你说话时,要让你的话语发自于爱,
当你沉默时,要让你的沉默发自于爱,
当你骂人时,要让你的责骂发自于爱,
当你与你的伴侣相互保护时,
你们彼此的保护也应该发自于爱,
让爱在你们的生命里生根,
美好的事,就会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