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湘学与近代革命家、思想文化改良家群体

湘学与近代革命家、思想文化改良家群体

作者: 陈良心 | 来源:发表于2023-09-20 20:49 被阅读0次

第十章 湘学与近代革命家、思想文化改良家群体

一般说来,湘学作为湖湘区域的一种学术形态,是中国传统学术的地方性知识形态的体现。但是,中国近代过程首先是文化观念与知识形态的近代化,这种新的知识形态是从西方引进的各种自然科学技术知识,以及按西方知识学分类的哲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这两类知识形态,都是以西方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为背景而完成的知识架构。随着湘学逐步走向成熟,其学术成就体现出湖南学人对中国乃至全人类学术文化的贡献。民国时期的专家学者中,那些从事自然科学、技术工程的专家学者,他们的知识形态与“湘学传统”没有多少关联;同样,那些从事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学术形态,与“湘学传统”的联系也比较少。当然,这些湖南学人的内心深处可能仍有湘学旨趣的影响,也在应用科学与传统经世之学上有联系。相对而言,那些文、史、哲等人文学科领域的学术,天然地与传统湘学有较多的联系,无论是学术形态,还是学术旨趣,均受湘学传统影响较大,可以将其看作近代化以后转型中的湘学形态。近代是中国最为动荡不安的时代。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激发了湖南人特异的思想和志节,磨砺了湖南人的英雄本色。蔡元培曾在《论湖南的人才》中说:“湖南人性质沉毅,守旧固然守得很凶,趋新也趋得很急。湖南人敢负责任。”杨度在《湖南少年歌》中也说:“中国如今是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中国将为德意志,湖南当作普鲁士。”“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近代湖南,从湘军军兴开始,成为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的热点。如果说,太平天国的起义,催生了湘军的诞生,那么清末的革命正是近代湖南革命家、思想文化改良家群体产生的温床。这一群体大部分成员都是留学海外的青年学子。他们身居异国,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感受民族危难的刺激,认识到义和团运动后清王朝已经成了洋人的朝廷,于是站到了清朝的对立面,以推倒这个王朝为奋斗目标。这个人才群体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激进的、叱咤风云的革命志士。他们丰富了湘学的内涵,湘学逐渐走向成熟。

相关文章

  • 湘商崛起与湖湘文化的进化(二):

    对于湖湘文化,要继承就要改造。改造的第一步是对湖湘文化的再认识,再发掘。湖湘文化本身的研究要向前延伸。在近代历史上...

  • 第14章 儒家文化的基本概念

    一切文化都是基于思想,是观念和意识的体现。但是,文化与思想是有区别的。文化体现的是群体观念和意识,思想体现的是个人...

  • 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五四”先贤们忽视了什么?

    近代以来,关于中学与西学、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争论,就成为了中国思想文化界乃至全社会的一个焦点。 尤其是“五四”新...

  • 鲁迅是一个很守旧的旧体诗人,他最好的诗是这一首 你同意吗?

    鲁迅先生是近代著名的大家......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生平著述大多收入《鲁迅全集》十八卷,可是...

  • 群体与文化

    没有群体就不会有文化。 从某种意义上,文化形成的过程和群体形成的过程是一样的。因为群体性或者说群体同一性的本质——...

  • 文创产品——“带的走的文化”

    文章来源丨合一智业 所谓“文创” 狭义地讲,文化即指受到某群体广泛认知,并形成群体思想与行为系统的精神与物质内容,...

  • 湖湘文化与中国早期近代化思潮

    “中兴将相,什九湖湘”,从清末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等封疆大吏凭借一己之力匡扶国运,到谭嗣同、杨度等维新党人以青年...

  • 蔡元培:美育与人生

    在中国近代史上,蔡元培先生横跨政学两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和现代科学事业的奠基人,新文化运...

  • 什么是传播隔阂?

    传播隔阂则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

  • 自嘲

    良家风月富家春,留客天仙酒愈醇 我与湘君皆稚子,忘修眉黛远来人 木子辞 于甘肃山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湘学与近代革命家、思想文化改良家群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mv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