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因为三十没能立,四十也就无所谓惑不惑了,好在还有充满期盼的日子,让生活也不孤单。
晚婚晚育,当同学的娃已经升大,夫妻两早早过上“空巢老人”的生活时,我还在陪娃学习的路上奋斗不息。大宝今年才小学五年级,不知道是不是遗传基因的问题,脑子挺灵活,就是少用在学习上,尴尬的分数经常让我们抓狂,别人眼里的好孩子却把我们折腾了不少。
为了能在他身上找到一点“学霸”的影子,让多年前是学霸的父母能不怀疑基因,我们可是尽心尽力了。爸爸负责指导数学,妈妈落实英语,语文爸爸妈妈联合作战……无奈的是,坚决不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的父母只能把责任推到基因突变上了。经常一道题解决下来,浑身疲惫,硬是积累了满腔怒火,虽然不断暗示“亲生的”、“亲生的”,但偶尔也有压不住“恨铁不成钢”的怒火,看着宝宝自我感觉很无辜的表情,我们也是醉了。我们一直在反思:为什么我们可以有足够的耐心教育引导别人的孩子,怎么就不能好好培养培养自家的娃呢!基因使然!
如果就只是好好培养个娃也就好了,无奈政策太好,让我们多了个二宝。二宝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节奏又回到了十年前。好不容易从大宝的吃喝拉撒中解放出来,现在又要照顾二宝的吃喝拉撒了,并且,十年前与十年后的自己比,真的有时多少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就这样盼着日子过。宝宝落地,期待满月,满月了就可以走出家门,“重见天日”了;满月后又等着宝宝100天,宝宝一百天的,抱起来就好多了;三个月了,就盼着宝宝五六个月的时候,那时可是可以自己偶尔坐坐了……就这样盼着、盼着,周岁、上幼儿园、上小学、十周岁后……
其实想想,不管宝宝长多大了,为人父母的都始终担心着,不要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就天天跟宝宝一起也会担忧的。正所谓说:父母在,不管你多大,多老,你都是孩子一个,有妈的地方就是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期盼就是一种生活,一种生活的态度,有期盼,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着,有更大的动力前行。就别抱怨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意了吧,带着期盼去,终有暖心的时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