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这么多年以来,最大的感触莫过于,养孩子真是一场修行,在这场修行中,有人升级有人停滞有人倒退,修行就是这样,它给我们充分的 机会去进步,但在没有坚持下来的一刹那,便走向了退步,它耗费了我们人生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假如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同步获得进步,对整个人生而言都是莫大损失,所以决定生娃,就做好走一场痛并快乐的修行之路,如果没有想好,就不要孩子,这是我坚定的忠告。
每个人生孩子的初衷可能不一样,但我们生出一个孩子,便希望他聪明伶俐、生活幸福、飞黄腾达、功成名就的期望是一样的,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孩子在成长过程遭遇了千差万别的待遇又注定了他们未来的不同,做好了准备,生孩子出来,按照准备好的那些心理状态按部就班的做,至少孩子会成长为心里健康且阳光的人,假如稍加计划、学习与用心,孩子就会非常优秀。
需要做好的准备包括:
1、养育孩子必然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从0岁到6岁,从6岁到12岁,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时间一点都不会少,甚至12到18岁,哪怕他已经不那么需要我们了,作为家长都还会习惯性的关注,那时恐怕不是他们需要,是我们需求。所以做父母,一定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而这些,都是以牺牲自我时间为代价的,怎么都逃不掉。你说,我可以找婆婆妈妈,找阿姨保姆,但是,隔代教育的不良后果已见诸于笔端,这并非个例而是通病,因为时代的发展,无论妈妈婆婆在她们当年多么优秀,在经历过几十年后的今天他们很难跟上时代的脚步,当然,有一些老人会继续学习,真的特别优秀,他们始终让自己保持着现代的思想,非常好,只可惜凤毛菱角。而阿姨保姆,一个有知识有教养能真心把孩子当自己孩子一样养育,又有同父母一样的敏感性,脾气好情绪稳定的阿姨同样凤毛菱角,如果你找到了,恭喜你,绝对是中彩票。所以养育孩子必不可少需要自己投入巨大的时间精力,且没有人可以替代,这一定是要做好心理准备的。
2、养育孩子时刻处于备战状态。养孩子24小时都处于备战状态,孩子越小,备战等级越高,你需要在她有任何需求时第一时间提供帮助,饿了、渴了、困了、摔倒了、害怕了、做噩梦了、跟同伴吵架了等等,孩子大一些会好,但只能说计划性相对强些,仍有很多出其不意的事情发生,偶尔生病、偶尔老师的电话、偶尔学校的活动、突发奇想去吃什么玩什么、临时的培训班等等一样会有。所以,必须要接受我们就是“消防员”这个角色后再去做自己生活的计划和安排,心态上会平稳很多,不会因为不定时被打断而对生活产生太多抱怨,更不会因此而对孩子有“踢猫效应”,当我们接受了这种状态,自然会情绪平稳的接受它带来的结果。
3、有时看待孩子可以像“看电影”一样。这绝对是个非常高阶的心理技巧。“看电影”的心态是说当孩子有负面行为时,我们可以像看电影一样来看待他的行为,好像与我无关,又无时无刻不在关注,情绪不会受到它的严重影响,可以脱离当下,甚至,你可以把自己作为电影中的一个角色来看待,用一个第三者的眼光,看看当时你作为演员的行为举止和心理状态,这样是不是会更加清晰的识别到自己的情绪,也就是“正念”,做到如此,大抵不会有人还会控制不住情绪爆发吧。此前我非常喜欢看名人传记,但我看这些名人传记并不单单只是看他们怎么做,而是看他有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父母,从而想到自己该做一个什么样的父母。我记得稻盛和夫曾讲到过,他小的时候在地上撒泼打滚,他的妈妈没有批评他,而是在旁边看着,面带微笑说:你说,这个小家伙将来长大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一描述给了我深刻的印象,此时此刻,稻盛和夫的妈妈不就是在“看电影”吗?也许正是他妈妈这种“看电影”的心态,才让稻盛和夫不以撒泼打滚解决问题,更自律和有责任心。当我们没有办法的时候,我们就来“看电影”吧。
做好准备的意思是,当在修行这条路上发生这些事情,我们可以不烦躁、不焦虑、不埋怨也不退缩,勇敢的接受它,并在这样的基础上来经营自己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优秀人生。那么,你做好准备要生孩子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