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风起 清明雨
原创作者:王清华
记不清是在哪里,初见“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了。只记得,祖父“杏花酒”瓶身上,有过这样一行字。
于是,最初记忆里的“清明”两个字,便与酒香、烟雨和扫墓有关了。
长到七八岁,偶然读《十万个为什么》,看到“清明节”的来源,大致是:晋文公为报恩归隐山林的介子推,采取“防火烧山”的主意,想要“逼迫”介子推出山接受封赏,可惜介子推不愿受赏,与老母合抱柳树被大火吞噬,且留有诗句:“但愿主公常清明。”
晋文公心痛不已,伐其焦柳木,做了双木屐,终日叹道:“悲哉足下”。
也正因这段故事,“清明节”又称“寒食节”,禁烟火,吃寒食,多为“青团”。“足下”也成为古人对朋友的敬称。
我对这个故事并不特别感兴趣,只对故事里的“青团”念念不忘。
书页中,彩色的插图上,翠绿光润的青团冒着热气,据说是糯米粉做的,颜色是青艾汁染成的,里面的馅是豆沙或枣泥。
那时候,我没吃过这种食材的搭配,想象不出什么味道。于是就围着饭桌吧唧嘴,猛然想到:糯米粉应该与米饭味道相近,青艾味道太冲就拿饭桌上的炒好的油菜代替好了,反正都是绿色的,至于豆沙,嘿,正好有个豆沙馅的月饼呢。
于是,米饭就着油菜再挖上一勺豆沙塞到了嘴里,满怀期待地嚼呀嚼,味蕾处于混乱状态,皱着眉头咽下,以味道不可描述而告终。
抬头,祖父正好脾气地看着我,幸灾乐祸地眯起眼睛。
我撅着嘴,突然心生一计,笑道:“足下,要不要尝一尝?”祖父忙摇头。
美食的失败尝试,让我对“青团”失去了兴趣,连带着“清明节”。
梨花风起 清明雨直到某年,祖父随着南飞的大雁离去。之后的“清明节”,心头便有另一番滋味。
年年清明,父母叔婶无论多忙,都会聚到一起,去祖父墓前扫墓。
挽在臂弯的小竹篮里,放满了当季的水果吃食,精巧的酒盅擦得锃亮,一沓沓厚厚的纸钱被仔细地花开,路过梨花园,捡几朵落下的梨花放在竹篮里,一路走来就有了香气。
我一直都觉得,梨花和清明很配,香气清冽,洁白如雪,淡淡的追忆绵长。
一路上,父亲显然是感慨和激动的,细数祖父对他的疼爱和照顾。朴素的日常,娓娓道来,倒也平添了几分温暖。
父亲说,“食不言,寝不语”的老规矩也是祖父教的。那个拿馒头的“标准姿势”---手心微微凹陷,托住掉下的馒头渣,吃完后连渣舔干净,也是祖父立下的规矩。还有,祖父说过,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核桃之滋味……
我恍然记起了味道怪异的“青团”,一番联想之后,顿悟:某种程度上,“美食尝试家”的基因有迹可循了。
食物和味蕾也是一种神奇的东西,能瞬间打通某种神奇的牵连。
于是“清明”二字,蓦地有了温热的气息,那种血浓于水的牵连。
正如,祖父的某种习惯正顽强地长在我身上,也是另一种延续和重生吧。
扫墓归来,一路上尽是风景。万物气清景明。
天空,蔚蓝澄澈;路旁,杨柳依依;
远处,梨花胜雪;溪边,流水潺潺。
满眼的春色,是生命的延续。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记忆里的亲人,或许正化作人间的风雨陪着你。
如此想来,顿觉思念也清朗明净。
不如,嚼花载酒过清明。
梨花风起,清明雨。
梨花风起 清明雨简介:王清华,讲个故事给你听。
愿笔下的文字,可煮酒,能下饭,亦温世态炎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