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寸之礼

作者: 崔廷伟 | 来源:发表于2017-01-21 22:18 被阅读39次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逢年过节,走亲戚串朋友,少不得带点儿礼物,这叫礼尚往来;交际中的互相礼遇叫以礼相待;下级给上级献礼叫礼悦领导,上级招呼下级叫礼贤下士;即使俩个互相有矛盾的人,舞刀弄枪之前也得相互礼待,这叫先礼后兵。

    以分寸度量礼,一是施礼得掌握个度量;二是说礼之微秒,用礼适当与否关系着处事的成败。

    我的一位十分要好的高中同学,我们之间见面招呼一声“你小子,混横了”要比“你好”来得亲切。可自打上了大学之后,这同学变得个性张扬,我便不十分喜欢,不自觉的将招呼语换了“你好”,就觉得十分生分了。这种变化完全是在不自觉中产生的,是陌生使我对朋友拘礼,拘礼使我们变得陌生。其实十分亲密的人们之间不便十分拘礼,拘礼反倒拉开了距离。

    记得一次和一个朋友去图书馆自习,自习室像个大温棚。一会儿,自带的水就喝完了。饥渴难忍,我们便打赌看谁能借到旁边那位女同学的水。我那朋友向那位女同学靠了靠身子说:“大姐,借口水喝。”说着用手指着我又向女同学说:“我却不稀罕这些污浊须眉的,贾宝玉说的好,女人是水做的,这男人是泥做的。不稀罕和那些个污浊泥淖为伍!”我心说,你借口水喝,哪来那么多文章。结果那女同学臊得满脸绯红,毕竟扭捏着没有给借水。我暗暗损他,一边拿着水杯走到那女同学身边说:“同学,原谅我朋友的冒昧,你就给借点儿吧,我们真的渴极了。谢谢了!”那女同学眉锁双眸,鱼鳃微鼓,“噗嗤”一声释了双眉收了鱼鳃,换上了笑脸。其实有时候,礼得用对场合,适可而止。不用学我那位朋友,叫人家女同学大姐,还大做文章恭维她。这是施礼过而不周,抓不到狐狸,却惹了一身骚。

    我那位朋友算是傻眼了,可这世上还是精明人多啊。这大年一过吧,一位贩煤的朋友可忙了,拿出一张清单,挨门挨户地给单位领导送礼去了。我这一看那,这清单上还记者某某领导妻儿的生日日期,我就纳罕地问:记这些什么用?他说:逢着领导妻儿的生日得去溜须拍马呐。我惊叹:怪道咱不是做生意的脑袋。

    看过电视剧《闯关东》的朋友们都知道,这潘五爷和朱开山可是分庭抗礼的死对头。表面上“老兄”、“老弟”地称呼着,这背地里那是招风的烟囱——黑着呢。朱开山和潘五爷可谓把这礼用到精妙之至。

    说了这些,我只把这礼的含义限定在交际之礼当中。生活中处处得注意这一“礼”字,只怕是一点点的失礼都可能是你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周全礼仪者玲珑八面,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能;缺失礼仪者,拳不敌手,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寸之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yn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