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六年四月的一天,商人秦泰路过河南孟津县宋家山的时候丢失了170两银子。这可是一笔巨款,他非常着急,到处寻找,甚至贴出告示,承诺若有归还,愿意均分银两。
但告示贴出后,毫无音信。秦泰绝望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抱着170两银子找到了秦泰,将他丢失的银两如数奉还。这个人叫翟世有。他并不是来与秦泰均分银两的,而是在路上捡到了秦泰丢失的银子,准备寻找失主的时候,看到了秦泰的告示,于是前来归还。
对秦泰的酬谢,他分毫不取。孟津县出了个拾金不昧的好人,消息立刻在全县传开了。
当人们问翟世有为何要归还银两时,他说:“我家老婆子只丢失300文钱就急得寻死觅活,何况是丢失了170两。”
这个拾金不昧的故事,立刻在河南地界上传播,最后传到了河东总督田文镜的耳朵里。田文镜仔细寻思了整个事情的经过,然后琢磨了一番,细想,“这事可以做一篇文章”。于是,田文镜写了一份奏折,添油加醋地描述了整件事的细节,并将其提升到“精神文明建设初见成效”的高度,奏报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读完奏折后,非常感动。他决定将翟世有打造成一个典型,让全国的官员都来学习。于是,在一次朝会上,雍正高度赞赏了翟世有拾金不昧、戒贪知足的精神,并借此教育官员说:“连一个田间老农都懂得拾金不昧,而我们有的官员,虽然饱读诗书却营私舞弊、贪污腐败,连一个老农都不如。”他号召全国官员向翟世有学习。
翟世有成了全国官员学习的典范,他的事迹被写成文本,发到每个官员手中,人手一份,读完后还要写心得体会。雍正还下旨,赏翟世有七品顶戴、白银100两,并责成河南府将翟世有事迹勒碑刻石,千古流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