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e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is the capacity to range from the most impersonal and remote transformations to the most intimate features of the human self—and to se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 C. Wright Mills,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Oxford, 1959
果大第一次有意识的注意到“文化”这个概念,是有次在听袁老师的课上,他讲我们这群理工生,大多“有知识没文化”,经常在历史学上犯一些低智商的错误。我才开始思考,原来文化并不等同于文化,拥有高学历更不意味着就成为一个“文化人”。
1. 文化是?
文化一部分与知识、教育水平相关,但从更宏观的角度讲,文化涵盖了国家,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 道德规范,国民性格等等。今天的精读书就是从社会学这个角度来研究文化与我们的关系和意义。这是最后一个大局观维度的主题了。文化这个主题太大,哪怕只是下面细小的分支都足够成为学者一生研究的命题。作为通识课的研究,我们不关注具体的文学,艺术等文化习俗,而是更多思考
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不同的民族,对文化和其所包含的内容的理解都不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文化并不是人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慢慢形成的。并且对文化的感知与度量,与其形成和沉淀的时间维度成正比。越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和国家,主观上越会被认为是“有文化”。果大觉得,文化,就是历史长期孕育的人类认知的凝结。
中国这个概念其实是很晚近才形成的概念。对你来说,什么样的人可以被认同是中国人呢?开放国门以后,我们身边有了很多像当年的大山一样,甚至能讲一口流利“地方话”的洋国人。但即使如此,看着他们也很难从心里认同他们是中国人。而那些出生长大在国外的二代移民,从样貌血缘基因上通通符合中国人的“标配”,我们也不会认为他们是“中国人”。在西方的观念里,划分民族的标准是血统,而造就我们民族认同感的,更多是来自文化的认同和维系。或者甚至可以说,文化,是判断是不是一个中国人的基本标准。
古代的中国,是由尊儒学的士大夫人群为中心架构起来的,他们的思想,不论是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教育,道德,等等哪个维度,凡是来自社会的个人与群体,都是文化的表现,也都同时被文化所影响。“文化,就是社会整体人生的总和。” (钱穆)
然而越是文化底蕴深厚,越容易停滞在偏见的世界里。中国人传统里有一种“小家”的观念,认为关起门来才是“自己家”。所以会造成对公共设施,公共环境,公共卫生和安全的不重视。我们以为是各自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殊不知我们的命运与所处时代紧密相连。如果想通晓自己的机会,就必须跳脱出来,搞清楚所有那些,与自己境遇相同的个体的生活机会。我们由社会塑造的,被其历史洪流裹挟着,推搡而行,常常陷入自己那一团混沌的日常生活体验。
我们要小心,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水平提高,信息曝光率增加,自由发言度提高,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宽容度反而降低。社会变化的太快,普通人无法理解并感到恐惧无助。出于自我防御,变得麻木封闭,越来越退缩。因为自由度更大,人们可以变得更加任性和随心所欲。更有能力和借口去屏蔽那些“不认同的声音”。看不惯?太好办了,指头一点拉黑,世界从此清静。
“人出于本能的保护和惯性,总会想逃回黑暗和舒适里”。
2. 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学的想象力”,就是帮助我们锻炼这样一种能力:理解更大的历史景观,思考它对于形形色色的个体的内在生命与外在生涯的意义。帮助我们脱离自己的混沌,建立一个现代社会的大框架,从此框架中梳理出各色男女的心理状态。将那些个人的不安转化的更为明确。
这就是作者作为一名社会学家的理念。他认为社会学必须承担时代的文化责任,发挥相应的公共职能。社会学的技艺在于转译(translation)和赋权(empowerment)。我们每一个作为个体的存在,那些私人的困扰并不只是个人命运的问题,而是和全社会的结构性问题密不可分;社会结构若不发生根本性转变,社会问题不解决,我们的私人境遇就不可能真正得到改善。
我们并不是要热忱但盲目的“操心”公共事务,而是建立一种更大的格局和视野。当你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大的社会框架里去分析,才能更好的看到自己那些“困局”的来源出处。找到源头,才能从根本解决。你可以选择继续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甚至一言不合就直接拉黑,让这小世界保持的更加清静。但那样只会让我们更加封闭,整个社会的多样性和流动性会变得更低。
如何能锻炼这种社会学的想象力呢?我们可以首先理解成一种同理心的建立,但它绝不仅仅是对个体的共情感知,而是一种看清社会结构性问题的眼光和能力。也就是从个体上升到对群体,对整个民族国家,乃至到外部,其他国家,民族,社会的认识与感知。这种视野和格局,正是帮助我们不仅打通学科间的壁垒,也是跨越行业与领域的隔阂的跨界能力。举例来说吧,现在很多企业不仅是跨地区,跨民族,跨国界的招募人才,更是借鉴和吸收那些传统看起来“不相干”的其他行业。做芯片和数据库的公司会招募人类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在《你能做任何工作》这本书里甚至给出了这么一个例子,一个学艺术史的人去做金融分析师。因为能从财报里读出一般人发现不了的细节。
ROW(rest of world)的启示:
想要更好的了解自己,理解所处的时代,就要去了解那自己之外的另一部分的世界。游历行走,增长见识的重要性高于读书学习。想要增强这种“社会学的想象力”,就要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态度。首先要认识到和自己不同的人是大多数,刻意的提醒自己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开放心态。用积极,谦卑,乐观去包容不同,接触和制造那些“颠覆自己”的机会。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不仅仅是要依靠想象,而是要主动接触一些以前绝对不会碰触的事物,培养一些从没想过的兴趣爱好。在扩大自己原有能力圈范围的过程中,会自然的碰触到那些不一样的个体。
人所带来的价值是最巨大的。增长见识本质上就是强迫自己去接触那些未知。
其实说到社会价值观与文化,会有很多争议的话题,果大在这里都小心翼翼的避开了。但并不意味着这些不存在,比如那些传统上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很多公认但并不正确,或者不知从何而来:婴儿服为何要给男宝宝买蓝色,而女宝宝买粉红色?
你如何定义疯子?疯子如果不危险,为何要被关起来?
人总是会走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刻,干嘛还要提前自杀?
还有那些无处不在的商业洗脑。人只要是还活在世上,一定会无时无刻的被各种洗脑:从家庭里要当乖孩子,到学校要做三好生,从职场要做踏实的螺丝钉,到社会上甚至现在还有人在提倡的“三从四德”。
我们从不懂事起就接受各种讯息,所有的概念,定义,名称,类别,除了先天根植在基因中的行为天性,其他全部都是后天学习所得。我们习惯了对洗脑的视而不见,变成自身无意识思维的一部分。直到真正开始有意识的反思,开始用批判性思维反诘:“真的是这样吗?”。洗脑无处不在。我们不仅被洗,还互相洗。人的思维就是从一个框架转移到另一个框架,从一种枷锁跳进另一种枷锁。更可怕的是,很多我们自以为自己得出的想法结论,也许不过是各种洗脑搭配组合的结果。
对这些问题,如果你感兴趣,推荐你读一读选读书里的2,3, 4。
又要提到一开始的this is water, 对社会学的想象力的修炼,就像一开始提到的“大鱼和小鱼”的故事。我们不能鱼因为生活在水里就认为这是全部世界。虽然不能离开谁,但可以学着想象水外面的陆地,宇宙等更广阔且差异化的世界。
疯人院,自杀群体,等各种边缘人群,不是让人舒适的话题。但都是帮助我们学习和建立这种对超越自己所处范围的社会学想象力。我们不仅要学习社会学框架,还要最终能跳出框架,去质疑规训社会的范式。
你的文化内核是什么?当你软弱,疲惫,痛苦,迷茫的时候,哪里是你恢复元气、可以重新找到自我并重振旗鼓的原点?那一定是你所“置身事外”的某个地方,因它必不会同你一起沉沦。它将是你灵魂安放的居所,是内心平安的归处。
通识精读44
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
这些书也值得读:
2. 涂尔干,《自杀论》
3. 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
4.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
5. 米凯尔·拉斯马森(Mikkel B. Rasmussen),《意会时刻》
6. 马克斯·韦伯的《经济与社会》.。
7. 阿城,《文化不是味精》。
8. 钱穆,《民族与文化》。
9. 钱穆,《中华文化十二讲》。
10. 乔治·奥威尔,《巴黎伦敦冒险记》。
11.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文明及其缺憾》。
12. 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
13. 罗伯特·达恩顿,《屠猫记》。
14. 包弼德,《斯文》。
15. 乔治·安德斯(George Anders),《你能做任何工作:“无用的”自由技艺的惊人力量》。这里的自由技艺,不仅仅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应该更是一种通识能力。
网友评论